失控的同理心︰道德判斷的偏誤與理性思考的價值

Nonfiction, Health & Well Being, Psychology,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Cover of the book 失控的同理心︰道德判斷的偏誤與理性思考的價值 by 保羅.布倫(Paul Bloom), 城邦出版集團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Author: 保羅.布倫(Paul Bloom) ISBN: 3119864773039
Publisher: 城邦出版集團 Publication: August 31, 2017
Imprint: 商周出版 Language: Chinese
Author: 保羅.布倫(Paul Bloom)
ISBN: 3119864773039
Publisher: 城邦出版集團
Publication: August 31, 2017
Imprint: 商周出版
Language: Chinese

★耶魯最受歡迎心理學大師,線上開放課程突破30萬人次
★cousera.com全球開放課程最熱門的講師
★最新社會心理學論述,顛覆你我對和諧人際的認知

當同理心變成理盲濫情,當周遭充斥正義魔人與網路公審……
我們不只要有同理心,更要講道理

人往往依偏好選擇同理對象、用暴力發洩同理情緒,你以為同理心可以讓世界變得更美好?事實也許沒有那麼簡單!

我們對各種社會事件的反應深受同理心的影響,也就是我們能夠站在別人的立場,感受他人的感受的能力。多數人都認為同理心是善行和道德的驅動力。我們往往覺得,同理心的唯一問題,就是同理心不夠。

但在本書中,作者要帶我們檢視所謂的同理心到底是什麼。它可以是讓人快樂的來源,也是人際關係很有價值的一面。它可以驅使我們去做好事。但整體而言,它卻不是一個好的道德指引。

同理心怎麼會讓我們做錯呢?簡單地說,同理心是將關注焦點放在眼前一群特定的人。我們比較關心他們,卻對自己行為的長期後果無感,也對那些我們無法同情者的遭遇盲目。同理心是帶有偏見的,會把我們推往狹隘或種族主義。它也可能引起暴力,我們對和自己比較親近者的同理心,往往會導致戰爭或敵意。它也會讓我們的情感耗竭。

同理心會蒙蔽我們的眼睛,讓我們在公共政策和各種關係中,做出不符合道德的選擇,或受情緒主導而無法將利益最大化。同理心其實是一種反覆無常且非理性的情感,很容易受偏見所誤導。它會打亂我們的判斷,反而導致殘酷的行為。

本書提出許多開創性的科學證據,主張個人或國家許多錯誤的決定,從要捐錢給誰到決定要不要開戰,從如何因應氣候變遷到要把誰關進牢裡,常常是受情感所驅動。若把同理心拿掉,說不定我們的決定會更清楚、更公平且更符合道德。
究竟同理心為什麼會影響我們的判斷與行為?

首先,是選擇性。世上的苦難何其多,為何我們只關心或特別關心某些事件?這是媒體報道覆蓋率和「可辨識受害者效應」(identifiable victim effect)所造成的現象。媒體對事件的廣泛報導,更容易觸動人們的惻隱之心。二○○五年,美國少女 Natalee的失蹤事件引起美國全國關注,該事件的報導時間遠超出同期在蘇丹發生的種族滅絕。過去三十年,美國發生六場大規模槍殺案,造成五百人死亡,但其實只占全國死於謀殺人口的 0.1%。

另外則是「可辨識受害者效應」,受害者的具體形象,是醞釀同理心的重要元素。經濟學家 Thomas Schelling 早在四十五年前就以一個傳神的例子說明這個概念︰「假設一名六歲小女孩需要好幾萬元動手術,好讓她的生命可以捱到聖誕節,郵局一定會被一個個塞滿錢的信封給淹沒。但假設報道寫的是,再不推行銷售稅籌集資金,曼徹斯特的醫院便無法運作,屆時死亡率將明顯上升,在這種情況下,並不會有很多人慷慨解囊。」有了名字和故事,受害者似乎更顯可憐。通常有具體受害者才能牽動同理心。

其次,同理心容易讓我們重視個體勝過群體。人們對於有魅力的人、和自己相似的人,或具有同樣種族或國家背景的人,會產生更多同理心。研究發現,人們在觀看一系列面孔的照片時,會對與自己同樣種族的面孔產生較多同理心。我們對一個個體愈了解,對個人的關心愈會勝過群體。

同理心也會導致殘酷或侵略性的行為。憤怒和同理心有許多共通點,其一是在碰到可感知的不平等、殘酷或不道德後所產生的反應。許多目睹犯罪或不公不義的人都會對受害者產生深切的同理心,想要替受害者討回公道或報復犯罪者。而研究顯示,天生比較有同理心的人如果看到陌生人受苦受難,會出現更侵略性的行為。

本書希望告訴大家,幫助別人不只用心,更要用腦。同理心不該只是一種感性的情緒,亦要有理性的思考。而實際將同理心付諸行動的時候,要運用腦筋將所行之善「最大化」,亦即所謂「有效利他主義」。如果我們理性運用同理心,大眾論述也許能更公平、更符合道德。如果我們能真正體會,失去一百條性命比失去一條命更加嚴重,如果我們能認同,遠在他國、和我們看起來截然不同的人,他們的性命跟我們的家人一樣重要,那麼政策就能有所改善。

【好評推薦】

★同理心是我們的文化中一項神聖不可侵犯的價值,布倫教授將它拉下聖壇,做了一番生動又有趣的重新檢視。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挑戰你我思維……在這個「後真相政治」的時代,本書是對真相的疾呼。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巧妙的反同理心論述……
——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

★清楚點出了人類基於良善用意卻可能造成的風險與危害。
——美國網路媒體Vox

★挑戰我們一直以來視為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的重要理念……將完全顛覆你對這個世界的認知與你自己的道德感。 ——紐約雜誌New York Magazine

★布倫教授無疑是對的,訴諸同理心確實帶來不好的政策。同理心可以驅使我們關心別人,但還需要理性幫助我們建制與施行旨在減少苦痛的公共政策。
——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同理心不是洪水猛獸,但被同理心綁架而失去理智,就未免捨本逐末了。因此,對於同理心的認知,可能不是一味的歌頌讚美……在感同身受之餘,還要有出色的理解力以及自我控制能力。對別人的際遇,我們要懂得克制情緒反應,但不失憐憫。如此,我們追求的,就不只是當下的滿足感,而是人類社會長遠的進步。
——資深媒體人 范立達

★本書最引人入勝的就是Paul Bloom流暢的文筆、犀利的文字及說服的功力。他在每一章節中對同理心的正反辯證,真是絲絲入扣,每句話都鏗鏘有力,每一個實例都分析詳細,讀者不得不跟著他的思維走,進入理性思考。
——東吳大學心理系兼任副教授林蕙瑛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耶魯最受歡迎心理學大師,線上開放課程突破30萬人次
★cousera.com全球開放課程最熱門的講師
★最新社會心理學論述,顛覆你我對和諧人際的認知

當同理心變成理盲濫情,當周遭充斥正義魔人與網路公審……
我們不只要有同理心,更要講道理

人往往依偏好選擇同理對象、用暴力發洩同理情緒,你以為同理心可以讓世界變得更美好?事實也許沒有那麼簡單!

我們對各種社會事件的反應深受同理心的影響,也就是我們能夠站在別人的立場,感受他人的感受的能力。多數人都認為同理心是善行和道德的驅動力。我們往往覺得,同理心的唯一問題,就是同理心不夠。

但在本書中,作者要帶我們檢視所謂的同理心到底是什麼。它可以是讓人快樂的來源,也是人際關係很有價值的一面。它可以驅使我們去做好事。但整體而言,它卻不是一個好的道德指引。

同理心怎麼會讓我們做錯呢?簡單地說,同理心是將關注焦點放在眼前一群特定的人。我們比較關心他們,卻對自己行為的長期後果無感,也對那些我們無法同情者的遭遇盲目。同理心是帶有偏見的,會把我們推往狹隘或種族主義。它也可能引起暴力,我們對和自己比較親近者的同理心,往往會導致戰爭或敵意。它也會讓我們的情感耗竭。

同理心會蒙蔽我們的眼睛,讓我們在公共政策和各種關係中,做出不符合道德的選擇,或受情緒主導而無法將利益最大化。同理心其實是一種反覆無常且非理性的情感,很容易受偏見所誤導。它會打亂我們的判斷,反而導致殘酷的行為。

本書提出許多開創性的科學證據,主張個人或國家許多錯誤的決定,從要捐錢給誰到決定要不要開戰,從如何因應氣候變遷到要把誰關進牢裡,常常是受情感所驅動。若把同理心拿掉,說不定我們的決定會更清楚、更公平且更符合道德。
究竟同理心為什麼會影響我們的判斷與行為?

首先,是選擇性。世上的苦難何其多,為何我們只關心或特別關心某些事件?這是媒體報道覆蓋率和「可辨識受害者效應」(identifiable victim effect)所造成的現象。媒體對事件的廣泛報導,更容易觸動人們的惻隱之心。二○○五年,美國少女 Natalee的失蹤事件引起美國全國關注,該事件的報導時間遠超出同期在蘇丹發生的種族滅絕。過去三十年,美國發生六場大規模槍殺案,造成五百人死亡,但其實只占全國死於謀殺人口的 0.1%。

另外則是「可辨識受害者效應」,受害者的具體形象,是醞釀同理心的重要元素。經濟學家 Thomas Schelling 早在四十五年前就以一個傳神的例子說明這個概念︰「假設一名六歲小女孩需要好幾萬元動手術,好讓她的生命可以捱到聖誕節,郵局一定會被一個個塞滿錢的信封給淹沒。但假設報道寫的是,再不推行銷售稅籌集資金,曼徹斯特的醫院便無法運作,屆時死亡率將明顯上升,在這種情況下,並不會有很多人慷慨解囊。」有了名字和故事,受害者似乎更顯可憐。通常有具體受害者才能牽動同理心。

其次,同理心容易讓我們重視個體勝過群體。人們對於有魅力的人、和自己相似的人,或具有同樣種族或國家背景的人,會產生更多同理心。研究發現,人們在觀看一系列面孔的照片時,會對與自己同樣種族的面孔產生較多同理心。我們對一個個體愈了解,對個人的關心愈會勝過群體。

同理心也會導致殘酷或侵略性的行為。憤怒和同理心有許多共通點,其一是在碰到可感知的不平等、殘酷或不道德後所產生的反應。許多目睹犯罪或不公不義的人都會對受害者產生深切的同理心,想要替受害者討回公道或報復犯罪者。而研究顯示,天生比較有同理心的人如果看到陌生人受苦受難,會出現更侵略性的行為。

本書希望告訴大家,幫助別人不只用心,更要用腦。同理心不該只是一種感性的情緒,亦要有理性的思考。而實際將同理心付諸行動的時候,要運用腦筋將所行之善「最大化」,亦即所謂「有效利他主義」。如果我們理性運用同理心,大眾論述也許能更公平、更符合道德。如果我們能真正體會,失去一百條性命比失去一條命更加嚴重,如果我們能認同,遠在他國、和我們看起來截然不同的人,他們的性命跟我們的家人一樣重要,那麼政策就能有所改善。

【好評推薦】

★同理心是我們的文化中一項神聖不可侵犯的價值,布倫教授將它拉下聖壇,做了一番生動又有趣的重新檢視。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挑戰你我思維……在這個「後真相政治」的時代,本書是對真相的疾呼。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巧妙的反同理心論述……
——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

★清楚點出了人類基於良善用意卻可能造成的風險與危害。
——美國網路媒體Vox

★挑戰我們一直以來視為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的重要理念……將完全顛覆你對這個世界的認知與你自己的道德感。 ——紐約雜誌New York Magazine

★布倫教授無疑是對的,訴諸同理心確實帶來不好的政策。同理心可以驅使我們關心別人,但還需要理性幫助我們建制與施行旨在減少苦痛的公共政策。
——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同理心不是洪水猛獸,但被同理心綁架而失去理智,就未免捨本逐末了。因此,對於同理心的認知,可能不是一味的歌頌讚美……在感同身受之餘,還要有出色的理解力以及自我控制能力。對別人的際遇,我們要懂得克制情緒反應,但不失憐憫。如此,我們追求的,就不只是當下的滿足感,而是人類社會長遠的進步。
——資深媒體人 范立達

★本書最引人入勝的就是Paul Bloom流暢的文筆、犀利的文字及說服的功力。他在每一章節中對同理心的正反辯證,真是絲絲入扣,每句話都鏗鏘有力,每一個實例都分析詳細,讀者不得不跟著他的思維走,進入理性思考。
——東吳大學心理系兼任副教授林蕙瑛

More books from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Cover of the book Social Conflict within and between Groups by 保羅.布倫(Paul Bloom)
Cover of the book Hypnotism for Beginners: Learn How to Influence and Hypnotize Someone Instantly and Effectively by 保羅.布倫(Paul Bloom)
Cover of the book Online Dating: The Perfect Profile (Online Dating Advice For Men) by 保羅.布倫(Paul Bloom)
Cover of the book Программное Обеспечение Души Женщин, Родившихся 30 Декабря Не Високосных Годов by 保羅.布倫(Paul Bloom)
Cover of the book Human Bonding by 保羅.布倫(Paul Bloom)
Cover of the book Men, Love & Sex by 保羅.布倫(Paul Bloom)
Cover of the book Working with Bitches by 保羅.布倫(Paul Bloom)
Cover of the book The APSAC Handbook on Child Maltreatment by 保羅.布倫(Paul Bloom)
Cover of the book The Good, the Bad & the Difference by 保羅.布倫(Paul Bloom)
Cover of the book Breaking Through Betrayal by 保羅.布倫(Paul Bloom)
Cover of the book Outsiders by 保羅.布倫(Paul Bloom)
Cover of the book Coming Home to Who You Are by 保羅.布倫(Paul Bloom)
Cover of the book Peace Catalysts by 保羅.布倫(Paul Bloom)
Cover of the book Sexual Assault in Context by 保羅.布倫(Paul Bloom)
Cover of the book Making Peace with Yourself by 保羅.布倫(Paul Bloom)
We use our own "cookies" and third party cookies to improve services and to see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By using this website, you agree to our Privacy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