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者之歌

Fiction & Literature, Classics
Cover of the book 流浪者之歌 by 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 漫遊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Author: 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 ISBN: 9789864890538
Publisher: 漫遊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ctober 19, 2017
Imprint: 漫遊者文化 Language: Chinese
Author: 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
ISBN: 9789864890538
Publisher: 漫遊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ctober 19, 2017
Imprint: 漫遊者文化
Language: Chinese

即使會重蹈所有的錯誤與悲劇,不論痛苦、絕望、還是快樂,

我都要自己親自走過,我要走自己的路。

  • * *

所有的明白,都在一次次的執意轉身之後,

而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永遠流浪的悉達多。

  • * *

真理不在固定的地方,

真理不是知識,是經驗,而真理永遠在遠方,也在我們自身。

  • * *

這是諾貝爾文學得主,赫曼赫塞最經典的文學作品

一部思想與人生的辯證之歌

  • 《流浪者之歌》是赫塞的第九部作品,1922年在德國出版,也是赫塞最經典的作品之一,美國作家亨利米勒也深受赫塞的啟發,並極力促成此書在美國1951年的出版。此後逐漸在60年代的美國形成赫塞熱潮,那時的美國大學生幾乎人手一本。

  • 這部作品不僅是亨利米勒的最愛,更是影響了許多音樂人,從60年代開始,從深沉悲傷到搖滾妄想,《流浪者之歌》都是他們靈感的來源。

  • 雲門舞集林懷民創作《流浪者之歌》的謬思。

  • 全球青年口耳相傳,赫塞以成為被閱讀最多的德語作家。

  • * *

──林懷民、柯裕棻、劉梓潔、侯季然──聯手推薦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作者保羅.科爾賀極力推崇,並為之序

本書收錄雲門舞集林懷民老師專文!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作者保羅.科爾賀(導讀摘錄):

這本書正點燃一代人的激情。正如它與我不安分的靈魂對話,它也點撥了整個西方世界許許多多青春年少、心懷理想的男男女女。儘管本書寫於一九二○年代,一九五○年代才在美國出版,而真正顯現其影響力則是在六○年代。

本書洗練的文筆與反叛的人物恰恰回應了一個世代的人內心的渴望:他們尋求擺脫流俗、擺脫功利主義、擺脫當前威權的自我之路。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眼見政府的許多謊言,眼見領袖們無力提出真正的選項,於是悉達多作為一個象徵出現於世;他象徵那些尋求真理的人──那些尋求自我之真理的人。

▲故事本體:

赫塞筆下的婆羅門之子悉達多,是那位我們熟知的佛陀的名字嗎?

當悉達多在行旅中遇見世尊時,悉達多難道不是佛陀?

最後,僑文達在他的好友悉達多的臉龐上看見與世尊一樣的微笑時,此時的悉達多究竟與佛陀是同,還是異呢?

△反叛的悉達多

古代印度貴族青年悉達多,英俊聰慧而好學,為所有的人所愛,使所有的人快樂。但悉達多自己卻並不快樂,因為悉達多有一個不安的靈魂。為了追尋自我,悉達多成為反叛的兒子,離開自己已擁有的世俗的一切。他決意去流浪。

△向苦行僧學習一切摒棄世俗

悉達多和好友僑文達一起向沙門學習,學習流浪、學習苦行,他輕蔑並徹底否定俗世的一切。

△向世尊佛陀學習真理

悉達多在此與得道的世尊佛陀一分為二,短暫的論道之後,這次悉達多離開了好友僑文達,繼續踏上求道的孤獨流浪之路。他明白,知識與真理不在佛陀宣示的話語之中,他必須親自體驗。他不再逃避自我。悉達多踏上了自己的路。

△向美麗的名妓伽摩拉學習一切感官之樂

有一天,永遠質疑的悉達多,在離開企圖逃避自我、卻更執著於自我的沙門,開始了一段孤獨的流浪之後,他向美麗的名妓學習感官之愛。面對了人性中最深沉的召喚。

△向富商學習

聰慧的悉達多遊戲人間,財富、商場的算計,對他來說,都太容易了。但是從一個聰明的旁觀者,悉達多漸漸沉淪,徹底成為一個世俗的慾望者。

△向擺渡的船夫與河流學習

悉達多終於明白河流的意義。永恆的河,與永恆的時間。經過幾乎一生的追求,悉達多終於體驗到萬事萬物的圓融統一、 所有生命的不可摧毀的本性,並最終將自我融入了瞬間的永恆之中。

△向一切學習

悉達多永遠在時間中變化著,他沒有固定的形體與面貌,他是一個真正的流浪者。

**作者/**譯者簡介

【作者簡介**】**

赫曼赫塞(1877-1962 Hermann Hesse

德國作家、詩人、評論家,20世紀最偉大的文學家之一。以《彷徨少年時》、《荒原之狼》、《流浪者之歌》、《玻璃珠遊戲》等作品享譽世界文壇。父親是基督教的傳教士,母親則有深厚的印度學背景。一心想當詩人的少年赫塞,甚至逃學也不願意接受家裡的安排受神學教育。接著赫塞因為不平靜而矛盾的內心糾葛,進入精神病院,後輟學在家。一戰時,赫塞呼籲德國人不要散播仇恨,卻被貼上了賣國者的標籤。1923年赫塞入瑞士籍。1946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自二十世紀60年代起,赫塞就成為美國大眾的最愛,他出現在《史努比》系列漫畫中,紐約的女大學生說「赫塞是今天美國需要的反物質主義的發酵酶」,他的“Do your own thing”也成為美國幾個世代的年輕人的座右銘。

在日本,赫塞是除了歌德之外最著名的德國作家;迄今為止,在日本和美國,赫塞是20世紀被閱讀最多的德語作家。他的作品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印量超過1.4億冊。

【譯者簡介**】**

楊玉功/譯

丁****君君/譯校

目次

譯者序(新版) —鏡照出自我內心的悉達多 楊玉功

序言 哪裡都是一樣的── 一個求道者的自由 林懷民

導讀 體味這世界的一切氣息 保羅‧科爾賀 (《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作者)

第一部

婆羅門之子

沙門

喬答摩

覺醒

第二部

伽摩拉

人世間

輪迴

在岸邊

船夫

悉達多之子

僑文達

[附錄]

初版譯者序以詩化演繹人生的真實感受楊玉功

赫塞生平及創作年表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即使會重蹈所有的錯誤與悲劇,不論痛苦、絕望、還是快樂,

我都要自己親自走過,我要走自己的路。

所有的明白,都在一次次的執意轉身之後,

而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永遠流浪的悉達多。

真理不在固定的地方,

真理不是知識,是經驗,而真理永遠在遠方,也在我們自身。

這是諾貝爾文學得主,赫曼赫塞最經典的文學作品

一部思想與人生的辯證之歌

──林懷民、柯裕棻、劉梓潔、侯季然──聯手推薦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作者保羅.科爾賀極力推崇,並為之序

本書收錄雲門舞集林懷民老師專文!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作者保羅.科爾賀(導讀摘錄):

這本書正點燃一代人的激情。正如它與我不安分的靈魂對話,它也點撥了整個西方世界許許多多青春年少、心懷理想的男男女女。儘管本書寫於一九二○年代,一九五○年代才在美國出版,而真正顯現其影響力則是在六○年代。

本書洗練的文筆與反叛的人物恰恰回應了一個世代的人內心的渴望:他們尋求擺脫流俗、擺脫功利主義、擺脫當前威權的自我之路。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眼見政府的許多謊言,眼見領袖們無力提出真正的選項,於是悉達多作為一個象徵出現於世;他象徵那些尋求真理的人──那些尋求自我之真理的人。

▲故事本體:

赫塞筆下的婆羅門之子悉達多,是那位我們熟知的佛陀的名字嗎?

當悉達多在行旅中遇見世尊時,悉達多難道不是佛陀?

最後,僑文達在他的好友悉達多的臉龐上看見與世尊一樣的微笑時,此時的悉達多究竟與佛陀是同,還是異呢?

△反叛的悉達多

古代印度貴族青年悉達多,英俊聰慧而好學,為所有的人所愛,使所有的人快樂。但悉達多自己卻並不快樂,因為悉達多有一個不安的靈魂。為了追尋自我,悉達多成為反叛的兒子,離開自己已擁有的世俗的一切。他決意去流浪。

△向苦行僧學習一切摒棄世俗

悉達多和好友僑文達一起向沙門學習,學習流浪、學習苦行,他輕蔑並徹底否定俗世的一切。

△向世尊佛陀學習真理

悉達多在此與得道的世尊佛陀一分為二,短暫的論道之後,這次悉達多離開了好友僑文達,繼續踏上求道的孤獨流浪之路。他明白,知識與真理不在佛陀宣示的話語之中,他必須親自體驗。他不再逃避自我。悉達多踏上了自己的路。

△向美麗的名妓伽摩拉學習一切感官之樂

有一天,永遠質疑的悉達多,在離開企圖逃避自我、卻更執著於自我的沙門,開始了一段孤獨的流浪之後,他向美麗的名妓學習感官之愛。面對了人性中最深沉的召喚。

△向富商學習

聰慧的悉達多遊戲人間,財富、商場的算計,對他來說,都太容易了。但是從一個聰明的旁觀者,悉達多漸漸沉淪,徹底成為一個世俗的慾望者。

△向擺渡的船夫與河流學習

悉達多終於明白河流的意義。永恆的河,與永恆的時間。經過幾乎一生的追求,悉達多終於體驗到萬事萬物的圓融統一、 所有生命的不可摧毀的本性,並最終將自我融入了瞬間的永恆之中。

△向一切學習

悉達多永遠在時間中變化著,他沒有固定的形體與面貌,他是一個真正的流浪者。

**作者/**譯者簡介

【作者簡介**】**

赫曼赫塞(1877-1962 Hermann Hesse

德國作家、詩人、評論家,20世紀最偉大的文學家之一。以《彷徨少年時》、《荒原之狼》、《流浪者之歌》、《玻璃珠遊戲》等作品享譽世界文壇。父親是基督教的傳教士,母親則有深厚的印度學背景。一心想當詩人的少年赫塞,甚至逃學也不願意接受家裡的安排受神學教育。接著赫塞因為不平靜而矛盾的內心糾葛,進入精神病院,後輟學在家。一戰時,赫塞呼籲德國人不要散播仇恨,卻被貼上了賣國者的標籤。1923年赫塞入瑞士籍。1946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自二十世紀60年代起,赫塞就成為美國大眾的最愛,他出現在《史努比》系列漫畫中,紐約的女大學生說「赫塞是今天美國需要的反物質主義的發酵酶」,他的“Do your own thing”也成為美國幾個世代的年輕人的座右銘。

在日本,赫塞是除了歌德之外最著名的德國作家;迄今為止,在日本和美國,赫塞是20世紀被閱讀最多的德語作家。他的作品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印量超過1.4億冊。

【譯者簡介**】**

楊玉功/譯

丁****君君/譯校

目次

譯者序(新版) —鏡照出自我內心的悉達多 楊玉功

序言 哪裡都是一樣的── 一個求道者的自由 林懷民

導讀 體味這世界的一切氣息 保羅‧科爾賀 (《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作者)

第一部

婆羅門之子

沙門

喬答摩

覺醒

第二部

伽摩拉

人世間

輪迴

在岸邊

船夫

悉達多之子

僑文達

[附錄]

初版譯者序以詩化演繹人生的真實感受楊玉功

赫塞生平及創作年表

More books from Classics

Cover of the book The Locket Thief: A Darcy and Elizabeth mystery by 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
Cover of the book Arabian Nights (Volume 6) by 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
Cover of the book The Strange Adventure of James Shervinton (Illustrated) by 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
Cover of the book Two Arrows: A Story of Red and White by 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
Cover of the book La femme au collier de velours by 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
Cover of the book The Flowers of Evil (Annotated) by 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
Cover of the book The Mississippi Bubble by 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
Cover of the book Simon's Papa and other stories by 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
Cover of the book Der Sturm-Heidehof by 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
Cover of the book Il rosso e il nero by 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
Cover of the book Paisagens da China e do Japão by 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
Cover of the book The Child of the Moat by 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
Cover of the book A Captain in the Ranks A Romance of Affairs by 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
Cover of the book Voorrijden, mevrouw? by 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
Cover of the book Peintres et sculpteurs modernes de la France - Pierre Puget by 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
We use our own "cookies" and third party cookies to improve services and to see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By using this website, you agree to our Privacy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