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媒體前兩千年

Writing on the wall : Social Media - the first two thousand years

Nonfiction, Computers, Internet, Electronic Commerce, Business & Finance, Marketing & Sales, Social & Cultural Studies, Social Science
Cover of the book 社群媒體前兩千年 by 湯姆.斯丹迪奇 (Tom Standage), 行人股份有限公司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Author: 湯姆.斯丹迪奇 (Tom Standage) ISBN: 7264869253987
Publisher: 行人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July 1, 2016
Imprint: 行人文化實驗室 Language: Chinese
Author: 湯姆.斯丹迪奇 (Tom Standage)
ISBN: 7264869253987
Publisher: 行人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July 1, 2016
Imprint: 行人文化實驗室
Language: Chinese

重新詮釋媒體史的趣味觀點!

「我們過去身處的『大眾媒體時代』其實是長達兩世紀的反常狀態。

媒體原本就是屬於社群的,而現在只是再度加強。」

古羅馬最偉大的政治家西塞羅其實每天都在上網。

  

他的瀏覽器是莎草紙,他的頻寬是奴隸的腳。他發表一篇「動態」,這則「動態」便會在他的人際網絡中開始流傳,其他人順勢寫下心得、發表新聞,或者「轉推」抄寫到另一張莎草紙。在羅馬城內,回覆一個問題約需兩小時。奴隸們交替往來,於是各種最新消息、政治謀略與八卦,遍傳遍了羅馬。

  

如果我們把「技術」抽開,從歷史中尋找能擔任「社群媒體」的相同角色,便會發現:每個歷史階段,其實都有這樣密集人際互動、資訊交換的相應機制。在古羅馬我們找到奔波的莎草紙;在十六世紀我們找到不斷傳遞散布、引發革命的印刷小冊;在啟蒙時代我們找到川流不息的咖啡館。這些臉書出現之前的社群媒體,雖然速度慢一點,但卻有現在臉書、推特的全部特性。

  

一旦把現代網路建立起來的「社群媒體」與之前兩千年的歷史連上,許多現在的疑惑或許就變得清晰許多:臉書之於阿拉伯之春到底扮演什麼角色?論述言論的庸俗化會對文化有何影響?今日社群媒體真正新穎的地方在哪裡?

  

作者湯姆.斯丹迪奇是個非傳統的歷史作家,出身科技圈,長期為Wired雜誌、紐約時報等媒體撰寫重點文章。他總能用新穎的角度,重新找到理解歷史或科技的線索。他之前的幾本著作《歷史六瓶裝》、《歷史大口吃》不但精彩好看,更是引起眾多討論。

  

在這本書中,作者自由穿梭於各個時代,利用細膩的歷史線索,構築出一支「臉書出現之前的社群媒體歷史」。讓我們因而能撥開「社群媒體是當代產物」、「社群媒體因為科技才可能」的種種迷霧,看清眼前發生的真相。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重新詮釋媒體史的趣味觀點!

「我們過去身處的『大眾媒體時代』其實是長達兩世紀的反常狀態。

媒體原本就是屬於社群的,而現在只是再度加強。」

古羅馬最偉大的政治家西塞羅其實每天都在上網。

  

他的瀏覽器是莎草紙,他的頻寬是奴隸的腳。他發表一篇「動態」,這則「動態」便會在他的人際網絡中開始流傳,其他人順勢寫下心得、發表新聞,或者「轉推」抄寫到另一張莎草紙。在羅馬城內,回覆一個問題約需兩小時。奴隸們交替往來,於是各種最新消息、政治謀略與八卦,遍傳遍了羅馬。

  

如果我們把「技術」抽開,從歷史中尋找能擔任「社群媒體」的相同角色,便會發現:每個歷史階段,其實都有這樣密集人際互動、資訊交換的相應機制。在古羅馬我們找到奔波的莎草紙;在十六世紀我們找到不斷傳遞散布、引發革命的印刷小冊;在啟蒙時代我們找到川流不息的咖啡館。這些臉書出現之前的社群媒體,雖然速度慢一點,但卻有現在臉書、推特的全部特性。

  

一旦把現代網路建立起來的「社群媒體」與之前兩千年的歷史連上,許多現在的疑惑或許就變得清晰許多:臉書之於阿拉伯之春到底扮演什麼角色?論述言論的庸俗化會對文化有何影響?今日社群媒體真正新穎的地方在哪裡?

  

作者湯姆.斯丹迪奇是個非傳統的歷史作家,出身科技圈,長期為Wired雜誌、紐約時報等媒體撰寫重點文章。他總能用新穎的角度,重新找到理解歷史或科技的線索。他之前的幾本著作《歷史六瓶裝》、《歷史大口吃》不但精彩好看,更是引起眾多討論。

  

在這本書中,作者自由穿梭於各個時代,利用細膩的歷史線索,構築出一支「臉書出現之前的社群媒體歷史」。讓我們因而能撥開「社群媒體是當代產物」、「社群媒體因為科技才可能」的種種迷霧,看清眼前發生的真相。

More books from Social Science

Cover of the book Pluralism and the Idea of the Republic in France by 湯姆.斯丹迪奇 (Tom Standage)
Cover of the book Rationality and Feminist Philosophy by 湯姆.斯丹迪奇 (Tom Standage)
Cover of the book O caminho da servidão by 湯姆.斯丹迪奇 (Tom Standage)
Cover of the book Collective Wisdom by 湯姆.斯丹迪奇 (Tom Standage)
Cover of the book Time Series Analysi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by 湯姆.斯丹迪奇 (Tom Standage)
Cover of the book Butterfly in the Well by 湯姆.斯丹迪奇 (Tom Standage)
Cover of the book Espaces musulmans de la Corne de l'Afrique au Moyen Âge by 湯姆.斯丹迪奇 (Tom Standage)
Cover of the book What I Saw in America by 湯姆.斯丹迪奇 (Tom Standage)
Cover of the book Challenges to Asian Urbaniz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by 湯姆.斯丹迪奇 (Tom Standage)
Cover of the book The Social Animal by 湯姆.斯丹迪奇 (Tom Standage)
Cover of the book Handbook of Policing, Ethics and Professional Standards by 湯姆.斯丹迪奇 (Tom Standage)
Cover of the book Look East to Act East Policy by 湯姆.斯丹迪奇 (Tom Standage)
Cover of the book The Future of African Peace Operations by 湯姆.斯丹迪奇 (Tom Standage)
Cover of the book Marsilius of Padua at the Intersection of Ancient and Medieval Traditions of Political Thought by 湯姆.斯丹迪奇 (Tom Standage)
Cover of the book "All That You Touch You Change": Utopian Desire and the Concept of Change in Octavia Butler's Parable of the Sower and Parable of the Talents by Patricia Melzer, Femspec Issue 3.2 by 湯姆.斯丹迪奇 (Tom Standage)
We use our own "cookies" and third party cookies to improve services and to see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By using this website, you agree to our Privacy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