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 莎拉.梅特蘭 | ISBN: | 3030000000374 |
Publisher: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Publication: | September 9, 2016 |
Imprint: | 時報 | Language: | Chinese |
Author: | 莎拉.梅特蘭 |
ISBN: | 3030000000374 |
Publisher: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Publication: | September 9, 2016 |
Imprint: | 時報 |
Language: | Chinese |
我們使用越來越多的社群媒體,是因為我們都在避免孤獨。
亞里斯多德說:「極度幸福的人很少是孤獨的,因為人類是群居的動物,本質上仍想要與他人一同生活。」──真的是如此嗎?
1976年,藏傳佛教傑尊瑪丹津・葩默(Jetsunma Tenzin Palmo)在喜馬拉雅山的山洞裡頭住了二十年,仍然保有健康與活力,至今仍不斷爭取佛教女性的宗教權。
2005年,艾倫・麥克阿瑟(Ellen MacArthur)打破單人帆船環球紀錄,自己獨處71天14小時18分又33秒,不凡成績獲英女王策封為爵士。
1929年,美國探險家理查・柏德(Richard Byrd)獨自飛越南極:「我想要完全體會孤獨的滋味究竟有多美妙。」
在英國,有超過一千三百萬人如果身邊沒手機就會產生焦慮和恐慌──
現今社會對個人自由及個人主義的重視達到歷史高峰,
但為什麼「孤獨」依舊被視為負面、對獨處的恐懼又從何而來?
作者莎拉・梅特蘭追尋孤獨的歷史,從啟蒙時代到浪漫主義,從羅馬帝國到二十一世紀,看見人們亙古以來如何形塑並面對孤獨;加以提出八個練習獨處的輕巧方案,你便可能會開始喜歡上獨處,並開始感受到獨處的好處與樂趣。
梭羅說:「你永遠找不到一個比孤獨更讓人怡然自若的伴侶。」──試過了就知道。
▍****人生學校 ▍****The School of Life ▍
「人生學校」的全新系列自助書籍,帶領我們深入探討生命最為棘手的議題,內容充實、深具實用性且療癒人心。本套書也充分證明了「自助」二字並非膚淺無深度或過度理想性的代名詞。──人生學校創始人|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
人生學校教導我們如何用更新穎的方式取得無價的人生智慧。──《週日獨立報》(Independent on Sunday)
《艾倫‧狄波頓的人生學校》系列書籍致力於探索生命中的大哉問:「如何找到實現自我的工作?」「人類能否知曉過去?」「人際關係為何難以掌握?」「若是我們能改變世界,需要做出改變嗎?」人生學校的總部設立於倫敦,並在全球廣設分部,致力提供課程、療程、書籍及相關服務,試圖幫助學員開創更為圓滿的人生。雖然無法盡善盡美回答所有的問題,但期待能引導各位透過哲學、文學、心理學及視覺藝術等多元的人文思想,刺激啟發、滋養並撫慰人們的生命。
※※作者簡介※※
作者|莎拉・梅特蘭|Sara Maitland
生於一九五○年,英國作家,曾就讀於牛津大學,現居住於蘇格蘭加羅威。
著有多本科幻小說,包括榮獲毛姆文學獎的《耶路薩冷的女兒》(Daughter of Jerusalem),以及《沈默之書》(A Book of Silence)《森林的耳語》(Gossip from the Forest)等數本非小說類書籍。
譯者|徐昊
台大外文系、師大翻譯所畢業,興趣為(獨自)旅遊、運動,
藉由語言與文字穿梭於不同文化之間,探索其中的差異和樂趣。
現為喜歡享受孤獨滋味的自由譯者。
※※前言※※
在享受獨處之前
你打開了一本書,一本「宣稱」會教你怎麼獨處的書。
為什麼?
要獨處相當簡單,不用書也辦得到。以下便是幾個簡單的方式:
走進浴室,鎖門沖澡,這就是獨處。
開車(或走路、慢跑、騎腳踏車、甚至是游泳)到某個地方,這就是獨處。
半夜醒來(睡覺時當然是完全獨處的,就算你的枕邊躺了另一個人,你也完全不會意識到他的存在,所以就先暫時別管這件事),別打開燈,坐在黑暗之中,這也是獨處。
我們稍微把範圍擴大一些。想想一些通常會有其他人陪你進行的活動:看電影、上館子、鄉間漫步甚或是出國旅遊等等,如果只有你一個人的話呢?
事先計劃一下,其實沒有那麼困難,你絕對知道要怎麼做這些事情。
那問題出在哪裡?為什麼你要讀這本書?
當然了,我沒辦法回答。至少我不知道你個人的答案,但我想得出幾個可能動機:
因為某些原因(有好有壞,最糟的情形則是喪親或喪友),你一般的社交圈解散了;你必須面對意料之外的孤立局面,你擔心自己的資源不足,因此勇敢地嘗試些可能選項。你將會加入目前數量快速增加的一種群體:英國的獨居比例自一九六一年至二○一一年,已從十二%成長至三十%。
你熟識的人選擇了較為孤獨的生活方式──而且他們沒找上你,自己一個人去進行了某些活動,時間可能長、可能短;你沒辦法覺得吃醋,因為他也沒有找上其他人;你只是有點擔心;你不明白他們為什麼會做出這麼奇怪的事,也不知道他們究竟是怎麼辦到的。
你想要完成某件你重視的事情。很可能是某種創作,但是你發現自己難以專心;三不五時的干擾、他人的要求、忙碌的行程與社交生活、無止盡的聯絡來往讓你幾乎不可能集中注意力。你意識到除非能夠獨處,否則你不可能專心完成這件事,但你又不知道要怎麼獨處。
你想完成某件非自己一個人完成不可的事情,(單人帆船、獨自登山和隱居山林是三個常見的例子,不過也有其他可能)。你不習慣一個人、但又非一個人來進行不可,所以你想要瞭解該獨處。這類的人應該比較少;真正想做這種事的人大半都有相當的經驗,而且早已在進行計劃前就習慣一定程度的孤單。
你逐漸地發現自己不太喜歡身邊的人,但又覺得自己離不開他們,而且不可能改變這個局面;你覺得不管人際關係再貧乏、再沒價值、沒意義,都比缺乏人際關係、比孤單一人還好,但是你又有點動搖。
你或許對生態與大自然有興趣,而且開始有想要一個人走進大自然的想法,但不知道為什麼,你覺得這樣做會讓你脫離社交生活,於是想找些合理解釋。
你或許也是勇於體驗生活的人,因此你認為必須在專心一致、不受社會習俗與規範保護的情況下探索,你同意美國上將兼探險家理查・柏德(Richard Byrd),他曾解釋自己為何要獨自在南極冰冠度過一九三四年的冬天:「我的目的就只有體驗;我想要完全理解那種感受……完全照我所選擇的方式生活,能使我順從的只有強風寒夜、而非其餘外物,我只遵從我自己的法則。」當然,你不需要大老遠跑到南極洲就可以完成這個目標,只是你必須進入自己的內心深處。你覺得若沒有與自己獨處的經驗,人生就好像少了一點什麼。你想瞭解,在這般孤獨下可能會碰上什麼樣的感覺。
你有種自己也說不清楚的感受,感覺好像少了點什麼。你有種缺了一角、說不上來的揪心感覺,好像人生當中還有點不同的東西,好像有點可怕、但又有點美麗。你知道好幾世紀以來、來自各種文化、各個國家的人都曾經找到過這樣東西,而且通常都是獨自找到的。仔細想想,獨處其實簡單得可以,你閱讀這本書並非因為想學會獨處,而是因為想知道為何自己「想要獨處」;為何獨處這個主題會讓你產生渴望、卻又感到深深的不安。你想知道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事實上,你之所以會打開這本書,最可能的原因(其他書也一樣)是出自好奇心——怎麼會有人寫這本書?
這個問題我回答得來,所以我打算從這裡談起。
我自己一個人住,而且已經獨居超過二十年以上了。這話的意思不只代表我是單身,比起「孤單」,大多數人更可能將我的生活形容為「與世隔絕」。我家位於偏遠的蘇格蘭地區,人口密度在全歐洲是數一數二的低,而且我還住在這區最空曠的地點。英國的平均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哩六七四人(每平方公里二四六人),但我所居住的山谷裡平均每個人可分到三平方哩的面積。最近的商店在十哩之外,最近的超市則超過二十哩遠。手機在這裡收不到訊號,鮮少有車經過我家四分之一哩下方的單行路。通常我一整天連一個人都看不到。我愛這種生活。
不過,我並非一向都過著獨居生活。我家是大家庭,一共六個小孩,年紀相差不遠,簡直就像一整窩小狗一樣調皮搗蛋。我們家靜不太下來,大家的個性也稱不上內向,我們相當情緒化、愛吵架、卻也溫馨又互動頻繁。我跟每個手足都有根深蒂固的情感。一九六八年,我開始上學,充分享受了刺激又混亂的學生生活。接著我結了婚,生了兩個小孩。我成為作家。我有許多朋友,友誼至今仍是我人生重要的核心價值。我的過去看起來跟獨居生活完全扯不上邊,也不太能幫助我習慣住在蘇格蘭嚴峻高沼上的生活。
後來,寂靜讓我大開眼界;閉上嘴巴、按下停止鍵、踏入一片空白當中,人性靈魂、身分與個性彷彿受到不同的洗禮。我對寂靜產生興趣,因為它是一種遺失的文化現象,是一種美麗的東西,是一個空間,不同人在裡頭為了不同理由不斷重複探索、都能獲得大異其趣的結果。我開始把自己的生活當做實驗室,測試我的想法、體驗成果。訝異的是,我發現我喜歡寂靜。寂靜適合我,而我貪婪地想要更多。為了進一步尋找寂靜,我找到這座山谷,並將一座舊牧羊人的農舍改建成屋子,於二○○七年搬入。
我在二○○八年出版了一本以寂靜為主題的作品《寂靜之書》(A Book of Silence)。它既是一本文化歷史,也是本個人回憶錄,並融合兩種文類的形式。但是,它所形成的樣貌卻跟我一開始設想的完全不同。雖然主題應該是「寂靜」,但是「孤單」也不知不覺地滲入其中,書出版後也引起了許多批評,指出書中從頭到尾都沒有清楚區分兩者,我現在想來也認為合理。的確,寂靜和孤單的界限容易模糊,因此讓讀者感到困惑。舉例來說,我在《寂靜之書》中探討寂靜對生理和心理造成的影響,從感官知覺的提升(食物的美味度、極熱或極冷的感受),到幻聽和自制力大損的奇特現象等等。其他過著寂靜生活的人,以及我本人在沙漠和高山等地時,都經常表示曾經感受到這種效果。但是,有一些評論家認為這些並不是寂靜的影響,而是孤單、獨處的影響。在該書出版之後,我也開始收到讀者來函詢問建議……而且出乎我意料的是,他們想要的不是與寂靜相關的建議,而是獨處的建議。
之所以會有這種情形發生,一部分是因為「寂靜」(silence)一詞有兩個以上不同的意思。連《牛津英語辭典》對於「寂靜」一詞都有兩個互不相容的定義:寂靜可以定義為缺乏任何聲音,或缺乏語言。對許多人來說(包括我),風聲、水聲等「自然的聲音」不會「打破」寂靜,但說話就會。介於兩者之間的人為聲音(飛機引擎聲、遠方傳來的車聲)會激起情緒感受,進而打破寂靜,不過同樣音量的自然聲音卻不會。
不過,寂靜和孤獨之所以會分不清不只因為定義。對我來說,寂靜和孤單密不可分,我不用特別劃清界線、也沒這個必要,不過對許多人來說兩者卻有著明顯的界線。有人會安靜地群聚在一塊,這就是證據,例如天主教特拉普會的修道院,或是貴格會的聚會等等:
寂靜的禮拜是本會的基石。我們追尋的是群體的寂靜,以讓上帝的靈魂醍醐灌頂,找到心靈的平靜、新的人生目標,並對上帝的造物感到驚奇。
有些人在禮拜時可能會想以言語表達感動:任何人都可以這麼做,因為所有人都是平等的。貴格會沒有祭司、也沒有階級,因為我們相信任何人都可以直接與上帝接觸。
其實大半人都曾經有過這種寂靜但不孤單的體驗,只不過更為單純、更不容易有自覺:舉例來說,你可以陪在非常親密的人身邊好幾個小時,連話都沒必要說;餵奶給小嬰兒和坐在瀕死之人身邊,兩者都是親密交流的寂靜體驗。同樣地,也有些獨處卻不安靜的情況,像是自己看電視、或是鄰居製造出大量噪音等等。
另外也有些沒那麼情緒激昂的情境:跟他人騎單車出遊時,雖然安靜但顯然不是獨處;自己哼著小曲或在散步時叫喚小狗,則是獨處但不安靜的情況。
《六隻天鵝》(The Six Swans)是我最喜歡的童話故事之一:為了拯救被施以魔咒變成鳥的哥哥們,女主角必須在七年內一句話都不說(另外還要用花替每位哥哥做出一件背心)。她獨自度過了前半部難關:她躲到森林深處,坐在樹枝上縫衣。後來有一天有位國王騎馬經過、愛上了她,娶她為妻並帶她回到宮殿裡。他們生了三個小孩,但她還是不發一語。她碰上了悲慘的命運,但依然信守誓言。最後,她因為拒絕說話被當成女巫、即將被綁上木樁燒死時,七年的時限總算到了;他的哥哥們擺脫咒語,並拯救了她。女主角通過了兩個不同的試煉:第一次是孤立於世,第二次則是高度社交情境,兩者的對比相當強烈又安排刻意,而這兩種情況下她都保持了寂靜。
很明顯這兩種寂靜並非相同。但是,我還是相當疑惑、還是不太懂得如何區分兩者。因此,在寫完了一本有關寂靜的書之後,我決定來寫一本以孤獨為主題的書。就是這樣。我會寫出這本書,是因為我認為有些跟獨處相關的社會與心理問題極需解決,是因為我想要緩和大家對孤獨的恐懼、幫助大家享受獨處時光。
※※目錄※※
CHAPTER 1|INTRODUCTION 【前言】:在享受獨處之前
CHAPTER 2|追尋「孤獨」的歷史
CHAPTER 3|找回對「孤單」的平衡態度
CHAPTER 4|獨處的快樂:練習獨處的八個方案
CHAPTER 5|CONCLUSION【結論】:一場屬於你的冒險
延伸閱讀
※※內文摘錄※※
聖安東尼:憑著享受的決心追求內心之山
歷史上大多將聖安東尼(Anthony the Great)視為史上第一位基督教隱士,還是隱修制度之父。他在二八五年前往埃及沙漠,並於庇斯比爾(Pispir)的荒廢堡壘裡頭過著二十年完全與世隔絕的生活。他的朋友兼自傳作者亞他那修(Athanasius)詳細描述了他脫離這段漫長孤獨生活的過程。安東尼宣布結束獨居生活,並且派人找了當地工人來拆下他保護用的「防禦工事」,此舉吸引一群好奇的民眾,亞他那修表示民眾都很「訝異」地發現他並沒有骨瘦如柴或精神錯亂,最後他露面時身體健康,而且腦袋正常得很。
雖然大家都不看好他的精神狀況,但安東尼的餘生非常正常;他活到相當高齡(根據傳說是一○五歲,而且當時的預期壽命比現在短多了),獨居於沙漠當中,身心都相當活躍,所以很明顯可以看出他的健康無虞。他離開庇斯比爾後花了五、六年的時間分享經驗、訓練人才、組織新運動,並在他住的舊堡壘附近引起熱潮。他成功建立起了創新的靈修方式,並打造出未來三世紀的沙漠隱修運動(後來經過修改傳入歐洲,變成了修道院形成的幕後推手),種種成就證明孤獨對他的精神狀況根本沒造成什麼嚴重的影響。
授業解惑的日子之後,他再次退回獨居生活,憑著「享受的決心」追求他口中的「內心之山」。第二段獨居的日子長達四十五年,直到他辭世為止,不過不像在庇斯比爾那段時間一樣極端、嚴苛。他並不會刻意限制,不與來造訪他的人碰面談天,還會回到庇斯比爾的聚落,據亞他那修所說甚至還去了兩次亞歷山卓。他受到眾人敬愛,一部分原因是他風趣和心如止水的個性。
奇怪的是,雖然他一輩子都很正常,但卻還是無法推翻常人認為孤獨會逼瘋人的恐懼。
安東尼的一生先從受訓開始,過了一段極端孤獨的生活,接著又從事教職與公務,最後則淡出社會再次隱居。他的故事在各種文化中傳頌。而丹津・葩默(Jetsunma Tenzin Palmo)便是個步上安東尼後塵的現代佳例。
瑪丹津・葩默:山洞獨居生活二十年
出生於英國的傑尊瑪丹津・葩默是一位藏傳佛教的比丘尼,而且八成是現代數一數二著名的獨居修行者。她在一九四三年於哈特弗德郡出生,在二十歲時移居印度開始受訓,她是寺院超過一百名比丘裡唯一一名比丘尼。毫不意外地,她發現這種生活相當困難,自己因為性別而無法接受高等教育或獲得他人尊重,於是她逐漸展開獨居生活。一九七六年起,她在喜馬拉雅山的山洞裡頭住了二十年,當中至少有三年的時間完全孤立於世。雖然她的獨居生活畫下了最突然、看似最糟糕的句點(警察有天突然抵達,表示她必須在二十四小時內前往最近的城鎮,因為她的簽證已經過期,必須出國),但是她仍然處變不驚、保持了身心健康。此外,她回到社會時也下定了決心,決定要改善佛教比丘尼的地位。接下來的數年間,她在歐洲教書、講課和募款,於二○○○年在印度喜馬偕爾邦興建了道久迦措林尼寺。她跟安東尼一樣,在這段教課與和組織活動的日子過後,決定再次「引退」,重返獨居生活。
如同安東尼,她不僅頭腦相當正常清楚,還有著仁慈又有點諷刺的幽默感。她有耐心、機智又口條有理,而且許多張她七十歲的照片看起來都相當健康有活力。顯而易見,她是個很厲害的講者和教師,至今仍不斷爭取佛教女性的宗教權,而且成果還相當豐碩。
獨處者憑著自由意識而選擇
可惜,有幾名擁抱孤獨生活的人的確變得相當精神錯亂,如瑪格麗特・羅克(Marguerite de la Rocque),她於一六四一年在聖羅倫斯海道上的小島滯留了兩年,還遭受攻擊、被惡魔纏身,不過她在回法國的途中便康復了。或者是據傳為《魯賓遜漂流記》的原型亞歷山卓・賽爾寇克(Alexander Selkirk),他在獲救後一直無法重返社會,居住在蘇格蘭的一座洞窟裡頭。不過,當然也是有人沒花任何時間獨處,但卻發了瘋。整體而言,我找不到證據能證明獨居之人特別容易發瘋、得慢性病或早死,不過我承認這種情形相當難以數據呈現。雖然想要獨處就必須先經過緊繃的階段、解決恐懼的問題,不過獨處可能會帶來益處,而且絕對對健康無害,但前提是獨處者是憑著自由意識選擇的。有許多表示獨處會危害身心的「科學證據」是來自禁閉目標的研究。毫無疑問,強制懲罰性的獨處絕對會危害人類精神,而且還可能演變成特別嚴重的精神病。但是,將自由選擇踏入未知荒野的探險家、或自我探索內心深處的靈學體驗,拿來跟囚犯受的苦難相比,一邊就像是期待懷孕已久的女性總算有了孩子,還有旁人的支持與鼓勵,一邊則是被強暴而懷孕的女性,只有恥辱與貧窮陪伴。當然,沒人會認為這兩者有相同的感受。
所以,對孤獨來說最大的危險就是恐懼,而且這份恐懼當中還經常參雜著他人的嘲弄與批判。決定探索獨處領域的人,可以預料自己會遭到他人批評瘋狂、自私和愚蠢;當然,這三種元素早就深埋於我們的個性裡頭,並且可能藉機剝奪掉我們的喜悅、自信與信仰;因此瘋狂、自我中心與愚蠢便自空缺當中取而代之。比起獨處,恐懼還比較有可能會危害健康。
一個人的旅行
奇特的是,最不容易受到批評的獨處型態,竟然也是最危險的一種:單獨冒險。我覺得相當奇怪,為何選擇在舒適的家中獨處的人經常會被視為怪胎,但選擇獨自前往雪線上數千呎的高山、或乘著小船在太平洋中央漂浮的人會被視作英雄?我實在想不通原因;或許是因為許多人不理解(也不想理解)「獨處」到底是為了什麼,但是卻對「當第一」的心態相當有共鳴。既然世界上的每個角落幾乎都被探索過了,在特別艱困的條件下探險似乎變成了新的潮流。
環球航行便是個此現象的好例子:一五一九年麥哲倫帶領五艘船出航,但是一五二二年只有一艘回到西班牙,二百名水手只剩十八名(麥哲倫自己則是在菲律賓慘遭殺害)。這次沒那麼成功的遠征卻在全歐引起熱烈迴響。法蘭西斯・德瑞克(Sir Francis Drake)[1]於將近六十年後進行史上第二次環球航行,回程時受到熱烈的歡迎,而且還在自己的船「金鹿號」上受封騎士。但在此之後,環球航行幾乎變得相當普遍,直到史洛坎(Joshua Slocum)於十九世紀末獨自駕船環遊世界。一九六九年,羅賓・諾斯強森(Robin Knox-Johnson)自己一人馬不停蹄地完成了環球航程。要當全球第一這回事,跟獨自進行的條件產生了直接關連。
登山界也經歷了相同的歷史推進。愛德蒙・希拉里(Edmund Hillary)與丹曾・諾蓋(Tenzing Norgay)於一九五二年首次登上埃佛勒斯峰山頂,萊茵霍爾德・梅斯納爾(Reinhold Messner)則於一九八○年成為第一個獨自登上山頂的人(而且還沒攜帶氧氣瓶),艾莉森・哈格麗芙斯(Alison Hargreavers)則於一九九五年成為首次獨自登上山頂的女性。後面兩位登山家皆會定期與他人一同登山,就是因為想要嚐鮮的念頭,才會讓他們挑戰獨自登山。
這種模式在其他型態的極限冒險中也相當常見:要獨自進行這種活動困難多了,所以許多人會將之看成一種挑戰、一種英雄式的行為。除此之外,這些活動對於特定人群來說幾乎有種反璞歸真的感受,這些人會批評想要安靜獨處的人,但卻認為獨自冒險浪漫又驚奇。
這種行為乍看可能會有點矛盾,但是如果你想挑戰獨處,把獨處當成一趟「冒險」,可能會比安全待在家來得容易許多。如我先前所說,獨處的其中一項難處就是要面對社交圈其他人的反感和公開批評。別說「今年放假我要自己一個人獨處」,改說「我想要冒險;我要獨自挑戰走完蘇格蘭高地登山道 / 騎單車去伊斯坦堡 / 在無人島上露營」,便會有許多人產生興趣、甚至表達支持。大家可能會有點好奇、甚至覺得有趣;有些人會問「為什麼?」,認為你瘋狂錯亂的機率會低上許多。
不過我得在此先警告各位:麥哲倫、德瑞克、史洛坎與諾斯強森都是相當老練的航海家。希拉里、丹曾・諾蓋、梅斯那爾和哈格麗芙斯都是技巧純熟的登山家。在毫無經驗與知識的情況下進行極限冒險是相當危險的事,唐納德・克勞霍斯特(Donlad Crowhurst)在參加第一場黃金全球航海競賽時便發瘋死亡;他幾乎沒有單人航行的經驗,就開著沒什麼出海經歷的遊艇前往大西洋;《阿拉斯加之死》一書的主角克里斯・麥坎迪尼斯(Christ McCandless)因為無知與裝備不足而死。大膽冒險的另一面就是幼稚的愚蠢行為。「冒險」一詞代表的是,你從未嘗試過的挑戰行徑,但你也有合理的原因能相信自己能達成,前提是你必須夠勇敢、決心夠堅強、運氣也要夠好。
幾世紀以來,各色各樣的人都提到過,獨自進行某些勇敢行為後,強化了內心的自我感受。亨利・梭羅(Henry Thoreau)曾經在《湖濱散記》(Walden)一書中寫過這種力量感,他解釋自己為何要在一八四五─一八四七年間,獨居在康乃狄克州森林裡長達兩年:
我會住在森林裡,是因為我想要活的自由自在,面對人生不可避免的事實,看看自己能否從中學到奧秘,我可不希望臨死時發現自己白活了一遭。我不希望自己的生活不像生活,畏畏縮縮;我也不希望自己半途而廢,除非必要使然。我想要深刻地活著、享受生命的精髓。我要全心全意地享受生命,斬除非生命的一切,將生命逼到死角、讓它現出原型,如果後果並不好受,那我就要體會生命的惡毒,並且將這般惡毒公諸於世;如果生命賜與我美好,我變要親身體驗,在我下一趟旅程當中親口訴說。
我不想寫下一首灰心之曲,我要像頭晨光當中的公雞一樣,昂首啼叫,就算只能叫醒我的鄰居也無妨。
美國將軍兼探險家理查・柏德(Richard Byrd)也曾於自己的著作《獨自一人》(Alone)中給出了類似的解釋,他寫下了自己在南極七個月的獨自冒險:
我的目的就只有體驗;我想要完全理解那種感受……品嚐看看……體會孤獨的滋味究竟有多美妙……我想要的不只是隱私……我可以完全照我所選擇的方式生活,能使我順從的只有強風寒夜、而非任何外物,我只遵從我自己的法則。
如果這種練習獨處的方法吸引你,那我強烈建議你獨自旅行。原因很簡單,因為旅行這回事你一定會。你只需要加上「一個人」這條件,將旅行變成一場一個人的冒險就行了。根據傳說,一九二四年三度挑戰埃佛勒斯峰登頂時失蹤的登山家喬治・馬洛里(George Mallory),只要被問起為什麼要登埃佛勒斯峰,就會回答「因為山就在那裡啊」。梭羅和柏德等人的回答彷彿像在說「因為我就是我呀」。他們進行這些活動的同時不僅在探索外在世界,同時也在深入自己的內心世界。柏德補充說道「走在第五大道上也可以跟在沙漠裡遊蕩一樣孤獨,但我認為若熟悉的習慣在垂手可得之處,就不可能完全自由。」
雖然我的獨自冒險較為樸實,但我發現這些冒險經歷給了我意料之外的豐富寫作材料、加強了我身為自由自治個體的感受,也提供了一種在家辦不到的高品質挑戰與自省機會。
當然,你也可以像我剛剛提到的單人冒險家一樣循序漸進。從說著相同語言的地方開始總是比較不會可怕(不過冒險程度也比較低);不搭飛機前往奧克尼群島旅遊這點子如何呢?這座蘇格蘭高地北方的樸實土地不僅美得驚人,鮮少有人前去拜訪,人口數也相當低;光是地景本身就可以給人一種孤獨的感受。或者騎著單車造訪每間中世紀大教堂,讓你的冒險多番「朝聖」的趣味?甚或是在自家花園自己一個人露營也好?
不然的話,你也可以去些已經知道怎麼去的地方、做些你喜歡做的活動:像是去大堡礁深潛、去走訪紐約畫廊、去巴黎購物、去維也納歌劇院。去個你誰也不認識、連語言也不會說的國家,這種旅程本身就會有特定的需求;當然了,如果你聽不懂身邊的人在說些什麼話,「孤獨」的感受就會進一步加深——這麼一來不小心偷聽到別人對話的風險就小了,你就不會不小心跟人聊起兩句、打斷他人的獨處時光。另一方面,發掘自己在這種場合下怡然自得的能力,甚至能讓人感到更有自信。
獨自旅行的目的就是要期待一種全新的樂趣、挑戰自己的極限。可以獲得的報酬便為兩種層面的自由感受:你不僅能瞭解自己、在舒適圈外讓自己開心,甚至還能獲得一種更深層的成就感。你做了一件大多數人都不敢做的事。獨自旅遊能給你這兩種自由感,還能讓不敢這麼做的人產生仰慕之情、甚或是嫉妒。現代社會似乎有種永無止盡的慾望,想瞭解獨自旅行這回事。大量的演講、電影、自傳、小說和照片會以有此經驗的人為主題,或者作者就曾經有過這類經驗。這些作品在在證實,如果人能夠完成自認為勇敢(若克服了嚇人的片刻更好)、他人認為很了不起的事,那麼便能在創意與心理層面大放異彩。「挑戰自己的極限」,其實同時也是在擴張自己的極限。挑戰過這些「新手級」獨處經驗後,整個世界都在等著你。說不定你會跟梭羅有相同的心得,你「永遠找不到一個比孤獨更讓人怡然自若的伴侶」。
這個社會深深相信旅行能「拓展視野」。如果獨自進行的體驗真能給你比多人進行更強烈的感受,這麼說起來,獨自旅行就會比團體旅行、甚至是兩人自助旅行更能拓展視野。
我們大半人都懷抱著夢想,想完成找不到人跟你一起做的事。答案很簡單:那就自己去挑戰吧。
我們使用越來越多的社群媒體,是因為我們都在避免孤獨。
亞里斯多德說:「極度幸福的人很少是孤獨的,因為人類是群居的動物,本質上仍想要與他人一同生活。」──真的是如此嗎?
1976年,藏傳佛教傑尊瑪丹津・葩默(Jetsunma Tenzin Palmo)在喜馬拉雅山的山洞裡頭住了二十年,仍然保有健康與活力,至今仍不斷爭取佛教女性的宗教權。
2005年,艾倫・麥克阿瑟(Ellen MacArthur)打破單人帆船環球紀錄,自己獨處71天14小時18分又33秒,不凡成績獲英女王策封為爵士。
1929年,美國探險家理查・柏德(Richard Byrd)獨自飛越南極:「我想要完全體會孤獨的滋味究竟有多美妙。」
在英國,有超過一千三百萬人如果身邊沒手機就會產生焦慮和恐慌──
現今社會對個人自由及個人主義的重視達到歷史高峰,
但為什麼「孤獨」依舊被視為負面、對獨處的恐懼又從何而來?
作者莎拉・梅特蘭追尋孤獨的歷史,從啟蒙時代到浪漫主義,從羅馬帝國到二十一世紀,看見人們亙古以來如何形塑並面對孤獨;加以提出八個練習獨處的輕巧方案,你便可能會開始喜歡上獨處,並開始感受到獨處的好處與樂趣。
梭羅說:「你永遠找不到一個比孤獨更讓人怡然自若的伴侶。」──試過了就知道。
▍****人生學校 ▍****The School of Life ▍
「人生學校」的全新系列自助書籍,帶領我們深入探討生命最為棘手的議題,內容充實、深具實用性且療癒人心。本套書也充分證明了「自助」二字並非膚淺無深度或過度理想性的代名詞。──人生學校創始人|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
人生學校教導我們如何用更新穎的方式取得無價的人生智慧。──《週日獨立報》(Independent on Sunday)
《艾倫‧狄波頓的人生學校》系列書籍致力於探索生命中的大哉問:「如何找到實現自我的工作?」「人類能否知曉過去?」「人際關係為何難以掌握?」「若是我們能改變世界,需要做出改變嗎?」人生學校的總部設立於倫敦,並在全球廣設分部,致力提供課程、療程、書籍及相關服務,試圖幫助學員開創更為圓滿的人生。雖然無法盡善盡美回答所有的問題,但期待能引導各位透過哲學、文學、心理學及視覺藝術等多元的人文思想,刺激啟發、滋養並撫慰人們的生命。
※※作者簡介※※
作者|莎拉・梅特蘭|Sara Maitland
生於一九五○年,英國作家,曾就讀於牛津大學,現居住於蘇格蘭加羅威。
著有多本科幻小說,包括榮獲毛姆文學獎的《耶路薩冷的女兒》(Daughter of Jerusalem),以及《沈默之書》(A Book of Silence)《森林的耳語》(Gossip from the Forest)等數本非小說類書籍。
譯者|徐昊
台大外文系、師大翻譯所畢業,興趣為(獨自)旅遊、運動,
藉由語言與文字穿梭於不同文化之間,探索其中的差異和樂趣。
現為喜歡享受孤獨滋味的自由譯者。
※※前言※※
在享受獨處之前
你打開了一本書,一本「宣稱」會教你怎麼獨處的書。
為什麼?
要獨處相當簡單,不用書也辦得到。以下便是幾個簡單的方式:
走進浴室,鎖門沖澡,這就是獨處。
開車(或走路、慢跑、騎腳踏車、甚至是游泳)到某個地方,這就是獨處。
半夜醒來(睡覺時當然是完全獨處的,就算你的枕邊躺了另一個人,你也完全不會意識到他的存在,所以就先暫時別管這件事),別打開燈,坐在黑暗之中,這也是獨處。
我們稍微把範圍擴大一些。想想一些通常會有其他人陪你進行的活動:看電影、上館子、鄉間漫步甚或是出國旅遊等等,如果只有你一個人的話呢?
事先計劃一下,其實沒有那麼困難,你絕對知道要怎麼做這些事情。
那問題出在哪裡?為什麼你要讀這本書?
當然了,我沒辦法回答。至少我不知道你個人的答案,但我想得出幾個可能動機:
因為某些原因(有好有壞,最糟的情形則是喪親或喪友),你一般的社交圈解散了;你必須面對意料之外的孤立局面,你擔心自己的資源不足,因此勇敢地嘗試些可能選項。你將會加入目前數量快速增加的一種群體:英國的獨居比例自一九六一年至二○一一年,已從十二%成長至三十%。
你熟識的人選擇了較為孤獨的生活方式──而且他們沒找上你,自己一個人去進行了某些活動,時間可能長、可能短;你沒辦法覺得吃醋,因為他也沒有找上其他人;你只是有點擔心;你不明白他們為什麼會做出這麼奇怪的事,也不知道他們究竟是怎麼辦到的。
你想要完成某件你重視的事情。很可能是某種創作,但是你發現自己難以專心;三不五時的干擾、他人的要求、忙碌的行程與社交生活、無止盡的聯絡來往讓你幾乎不可能集中注意力。你意識到除非能夠獨處,否則你不可能專心完成這件事,但你又不知道要怎麼獨處。
你想完成某件非自己一個人完成不可的事情,(單人帆船、獨自登山和隱居山林是三個常見的例子,不過也有其他可能)。你不習慣一個人、但又非一個人來進行不可,所以你想要瞭解該獨處。這類的人應該比較少;真正想做這種事的人大半都有相當的經驗,而且早已在進行計劃前就習慣一定程度的孤單。
你逐漸地發現自己不太喜歡身邊的人,但又覺得自己離不開他們,而且不可能改變這個局面;你覺得不管人際關係再貧乏、再沒價值、沒意義,都比缺乏人際關係、比孤單一人還好,但是你又有點動搖。
你或許對生態與大自然有興趣,而且開始有想要一個人走進大自然的想法,但不知道為什麼,你覺得這樣做會讓你脫離社交生活,於是想找些合理解釋。
你或許也是勇於體驗生活的人,因此你認為必須在專心一致、不受社會習俗與規範保護的情況下探索,你同意美國上將兼探險家理查・柏德(Richard Byrd),他曾解釋自己為何要獨自在南極冰冠度過一九三四年的冬天:「我的目的就只有體驗;我想要完全理解那種感受……完全照我所選擇的方式生活,能使我順從的只有強風寒夜、而非其餘外物,我只遵從我自己的法則。」當然,你不需要大老遠跑到南極洲就可以完成這個目標,只是你必須進入自己的內心深處。你覺得若沒有與自己獨處的經驗,人生就好像少了一點什麼。你想瞭解,在這般孤獨下可能會碰上什麼樣的感覺。
你有種自己也說不清楚的感受,感覺好像少了點什麼。你有種缺了一角、說不上來的揪心感覺,好像人生當中還有點不同的東西,好像有點可怕、但又有點美麗。你知道好幾世紀以來、來自各種文化、各個國家的人都曾經找到過這樣東西,而且通常都是獨自找到的。仔細想想,獨處其實簡單得可以,你閱讀這本書並非因為想學會獨處,而是因為想知道為何自己「想要獨處」;為何獨處這個主題會讓你產生渴望、卻又感到深深的不安。你想知道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事實上,你之所以會打開這本書,最可能的原因(其他書也一樣)是出自好奇心——怎麼會有人寫這本書?
這個問題我回答得來,所以我打算從這裡談起。
我自己一個人住,而且已經獨居超過二十年以上了。這話的意思不只代表我是單身,比起「孤單」,大多數人更可能將我的生活形容為「與世隔絕」。我家位於偏遠的蘇格蘭地區,人口密度在全歐洲是數一數二的低,而且我還住在這區最空曠的地點。英國的平均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哩六七四人(每平方公里二四六人),但我所居住的山谷裡平均每個人可分到三平方哩的面積。最近的商店在十哩之外,最近的超市則超過二十哩遠。手機在這裡收不到訊號,鮮少有車經過我家四分之一哩下方的單行路。通常我一整天連一個人都看不到。我愛這種生活。
不過,我並非一向都過著獨居生活。我家是大家庭,一共六個小孩,年紀相差不遠,簡直就像一整窩小狗一樣調皮搗蛋。我們家靜不太下來,大家的個性也稱不上內向,我們相當情緒化、愛吵架、卻也溫馨又互動頻繁。我跟每個手足都有根深蒂固的情感。一九六八年,我開始上學,充分享受了刺激又混亂的學生生活。接著我結了婚,生了兩個小孩。我成為作家。我有許多朋友,友誼至今仍是我人生重要的核心價值。我的過去看起來跟獨居生活完全扯不上邊,也不太能幫助我習慣住在蘇格蘭嚴峻高沼上的生活。
後來,寂靜讓我大開眼界;閉上嘴巴、按下停止鍵、踏入一片空白當中,人性靈魂、身分與個性彷彿受到不同的洗禮。我對寂靜產生興趣,因為它是一種遺失的文化現象,是一種美麗的東西,是一個空間,不同人在裡頭為了不同理由不斷重複探索、都能獲得大異其趣的結果。我開始把自己的生活當做實驗室,測試我的想法、體驗成果。訝異的是,我發現我喜歡寂靜。寂靜適合我,而我貪婪地想要更多。為了進一步尋找寂靜,我找到這座山谷,並將一座舊牧羊人的農舍改建成屋子,於二○○七年搬入。
我在二○○八年出版了一本以寂靜為主題的作品《寂靜之書》(A Book of Silence)。它既是一本文化歷史,也是本個人回憶錄,並融合兩種文類的形式。但是,它所形成的樣貌卻跟我一開始設想的完全不同。雖然主題應該是「寂靜」,但是「孤單」也不知不覺地滲入其中,書出版後也引起了許多批評,指出書中從頭到尾都沒有清楚區分兩者,我現在想來也認為合理。的確,寂靜和孤單的界限容易模糊,因此讓讀者感到困惑。舉例來說,我在《寂靜之書》中探討寂靜對生理和心理造成的影響,從感官知覺的提升(食物的美味度、極熱或極冷的感受),到幻聽和自制力大損的奇特現象等等。其他過著寂靜生活的人,以及我本人在沙漠和高山等地時,都經常表示曾經感受到這種效果。但是,有一些評論家認為這些並不是寂靜的影響,而是孤單、獨處的影響。在該書出版之後,我也開始收到讀者來函詢問建議……而且出乎我意料的是,他們想要的不是與寂靜相關的建議,而是獨處的建議。
之所以會有這種情形發生,一部分是因為「寂靜」(silence)一詞有兩個以上不同的意思。連《牛津英語辭典》對於「寂靜」一詞都有兩個互不相容的定義:寂靜可以定義為缺乏任何聲音,或缺乏語言。對許多人來說(包括我),風聲、水聲等「自然的聲音」不會「打破」寂靜,但說話就會。介於兩者之間的人為聲音(飛機引擎聲、遠方傳來的車聲)會激起情緒感受,進而打破寂靜,不過同樣音量的自然聲音卻不會。
不過,寂靜和孤獨之所以會分不清不只因為定義。對我來說,寂靜和孤單密不可分,我不用特別劃清界線、也沒這個必要,不過對許多人來說兩者卻有著明顯的界線。有人會安靜地群聚在一塊,這就是證據,例如天主教特拉普會的修道院,或是貴格會的聚會等等:
寂靜的禮拜是本會的基石。我們追尋的是群體的寂靜,以讓上帝的靈魂醍醐灌頂,找到心靈的平靜、新的人生目標,並對上帝的造物感到驚奇。
有些人在禮拜時可能會想以言語表達感動:任何人都可以這麼做,因為所有人都是平等的。貴格會沒有祭司、也沒有階級,因為我們相信任何人都可以直接與上帝接觸。
其實大半人都曾經有過這種寂靜但不孤單的體驗,只不過更為單純、更不容易有自覺:舉例來說,你可以陪在非常親密的人身邊好幾個小時,連話都沒必要說;餵奶給小嬰兒和坐在瀕死之人身邊,兩者都是親密交流的寂靜體驗。同樣地,也有些獨處卻不安靜的情況,像是自己看電視、或是鄰居製造出大量噪音等等。
另外也有些沒那麼情緒激昂的情境:跟他人騎單車出遊時,雖然安靜但顯然不是獨處;自己哼著小曲或在散步時叫喚小狗,則是獨處但不安靜的情況。
《六隻天鵝》(The Six Swans)是我最喜歡的童話故事之一:為了拯救被施以魔咒變成鳥的哥哥們,女主角必須在七年內一句話都不說(另外還要用花替每位哥哥做出一件背心)。她獨自度過了前半部難關:她躲到森林深處,坐在樹枝上縫衣。後來有一天有位國王騎馬經過、愛上了她,娶她為妻並帶她回到宮殿裡。他們生了三個小孩,但她還是不發一語。她碰上了悲慘的命運,但依然信守誓言。最後,她因為拒絕說話被當成女巫、即將被綁上木樁燒死時,七年的時限總算到了;他的哥哥們擺脫咒語,並拯救了她。女主角通過了兩個不同的試煉:第一次是孤立於世,第二次則是高度社交情境,兩者的對比相當強烈又安排刻意,而這兩種情況下她都保持了寂靜。
很明顯這兩種寂靜並非相同。但是,我還是相當疑惑、還是不太懂得如何區分兩者。因此,在寫完了一本有關寂靜的書之後,我決定來寫一本以孤獨為主題的書。就是這樣。我會寫出這本書,是因為我認為有些跟獨處相關的社會與心理問題極需解決,是因為我想要緩和大家對孤獨的恐懼、幫助大家享受獨處時光。
※※目錄※※
CHAPTER 1|INTRODUCTION 【前言】:在享受獨處之前
CHAPTER 2|追尋「孤獨」的歷史
CHAPTER 3|找回對「孤單」的平衡態度
CHAPTER 4|獨處的快樂:練習獨處的八個方案
CHAPTER 5|CONCLUSION【結論】:一場屬於你的冒險
延伸閱讀
※※內文摘錄※※
聖安東尼:憑著享受的決心追求內心之山
歷史上大多將聖安東尼(Anthony the Great)視為史上第一位基督教隱士,還是隱修制度之父。他在二八五年前往埃及沙漠,並於庇斯比爾(Pispir)的荒廢堡壘裡頭過著二十年完全與世隔絕的生活。他的朋友兼自傳作者亞他那修(Athanasius)詳細描述了他脫離這段漫長孤獨生活的過程。安東尼宣布結束獨居生活,並且派人找了當地工人來拆下他保護用的「防禦工事」,此舉吸引一群好奇的民眾,亞他那修表示民眾都很「訝異」地發現他並沒有骨瘦如柴或精神錯亂,最後他露面時身體健康,而且腦袋正常得很。
雖然大家都不看好他的精神狀況,但安東尼的餘生非常正常;他活到相當高齡(根據傳說是一○五歲,而且當時的預期壽命比現在短多了),獨居於沙漠當中,身心都相當活躍,所以很明顯可以看出他的健康無虞。他離開庇斯比爾後花了五、六年的時間分享經驗、訓練人才、組織新運動,並在他住的舊堡壘附近引起熱潮。他成功建立起了創新的靈修方式,並打造出未來三世紀的沙漠隱修運動(後來經過修改傳入歐洲,變成了修道院形成的幕後推手),種種成就證明孤獨對他的精神狀況根本沒造成什麼嚴重的影響。
授業解惑的日子之後,他再次退回獨居生活,憑著「享受的決心」追求他口中的「內心之山」。第二段獨居的日子長達四十五年,直到他辭世為止,不過不像在庇斯比爾那段時間一樣極端、嚴苛。他並不會刻意限制,不與來造訪他的人碰面談天,還會回到庇斯比爾的聚落,據亞他那修所說甚至還去了兩次亞歷山卓。他受到眾人敬愛,一部分原因是他風趣和心如止水的個性。
奇怪的是,雖然他一輩子都很正常,但卻還是無法推翻常人認為孤獨會逼瘋人的恐懼。
安東尼的一生先從受訓開始,過了一段極端孤獨的生活,接著又從事教職與公務,最後則淡出社會再次隱居。他的故事在各種文化中傳頌。而丹津・葩默(Jetsunma Tenzin Palmo)便是個步上安東尼後塵的現代佳例。
瑪丹津・葩默:山洞獨居生活二十年
出生於英國的傑尊瑪丹津・葩默是一位藏傳佛教的比丘尼,而且八成是現代數一數二著名的獨居修行者。她在一九四三年於哈特弗德郡出生,在二十歲時移居印度開始受訓,她是寺院超過一百名比丘裡唯一一名比丘尼。毫不意外地,她發現這種生活相當困難,自己因為性別而無法接受高等教育或獲得他人尊重,於是她逐漸展開獨居生活。一九七六年起,她在喜馬拉雅山的山洞裡頭住了二十年,當中至少有三年的時間完全孤立於世。雖然她的獨居生活畫下了最突然、看似最糟糕的句點(警察有天突然抵達,表示她必須在二十四小時內前往最近的城鎮,因為她的簽證已經過期,必須出國),但是她仍然處變不驚、保持了身心健康。此外,她回到社會時也下定了決心,決定要改善佛教比丘尼的地位。接下來的數年間,她在歐洲教書、講課和募款,於二○○○年在印度喜馬偕爾邦興建了道久迦措林尼寺。她跟安東尼一樣,在這段教課與和組織活動的日子過後,決定再次「引退」,重返獨居生活。
如同安東尼,她不僅頭腦相當正常清楚,還有著仁慈又有點諷刺的幽默感。她有耐心、機智又口條有理,而且許多張她七十歲的照片看起來都相當健康有活力。顯而易見,她是個很厲害的講者和教師,至今仍不斷爭取佛教女性的宗教權,而且成果還相當豐碩。
獨處者憑著自由意識而選擇
可惜,有幾名擁抱孤獨生活的人的確變得相當精神錯亂,如瑪格麗特・羅克(Marguerite de la Rocque),她於一六四一年在聖羅倫斯海道上的小島滯留了兩年,還遭受攻擊、被惡魔纏身,不過她在回法國的途中便康復了。或者是據傳為《魯賓遜漂流記》的原型亞歷山卓・賽爾寇克(Alexander Selkirk),他在獲救後一直無法重返社會,居住在蘇格蘭的一座洞窟裡頭。不過,當然也是有人沒花任何時間獨處,但卻發了瘋。整體而言,我找不到證據能證明獨居之人特別容易發瘋、得慢性病或早死,不過我承認這種情形相當難以數據呈現。雖然想要獨處就必須先經過緊繃的階段、解決恐懼的問題,不過獨處可能會帶來益處,而且絕對對健康無害,但前提是獨處者是憑著自由意識選擇的。有許多表示獨處會危害身心的「科學證據」是來自禁閉目標的研究。毫無疑問,強制懲罰性的獨處絕對會危害人類精神,而且還可能演變成特別嚴重的精神病。但是,將自由選擇踏入未知荒野的探險家、或自我探索內心深處的靈學體驗,拿來跟囚犯受的苦難相比,一邊就像是期待懷孕已久的女性總算有了孩子,還有旁人的支持與鼓勵,一邊則是被強暴而懷孕的女性,只有恥辱與貧窮陪伴。當然,沒人會認為這兩者有相同的感受。
所以,對孤獨來說最大的危險就是恐懼,而且這份恐懼當中還經常參雜著他人的嘲弄與批判。決定探索獨處領域的人,可以預料自己會遭到他人批評瘋狂、自私和愚蠢;當然,這三種元素早就深埋於我們的個性裡頭,並且可能藉機剝奪掉我們的喜悅、自信與信仰;因此瘋狂、自我中心與愚蠢便自空缺當中取而代之。比起獨處,恐懼還比較有可能會危害健康。
一個人的旅行
奇特的是,最不容易受到批評的獨處型態,竟然也是最危險的一種:單獨冒險。我覺得相當奇怪,為何選擇在舒適的家中獨處的人經常會被視為怪胎,但選擇獨自前往雪線上數千呎的高山、或乘著小船在太平洋中央漂浮的人會被視作英雄?我實在想不通原因;或許是因為許多人不理解(也不想理解)「獨處」到底是為了什麼,但是卻對「當第一」的心態相當有共鳴。既然世界上的每個角落幾乎都被探索過了,在特別艱困的條件下探險似乎變成了新的潮流。
環球航行便是個此現象的好例子:一五一九年麥哲倫帶領五艘船出航,但是一五二二年只有一艘回到西班牙,二百名水手只剩十八名(麥哲倫自己則是在菲律賓慘遭殺害)。這次沒那麼成功的遠征卻在全歐引起熱烈迴響。法蘭西斯・德瑞克(Sir Francis Drake)[1]於將近六十年後進行史上第二次環球航行,回程時受到熱烈的歡迎,而且還在自己的船「金鹿號」上受封騎士。但在此之後,環球航行幾乎變得相當普遍,直到史洛坎(Joshua Slocum)於十九世紀末獨自駕船環遊世界。一九六九年,羅賓・諾斯強森(Robin Knox-Johnson)自己一人馬不停蹄地完成了環球航程。要當全球第一這回事,跟獨自進行的條件產生了直接關連。
登山界也經歷了相同的歷史推進。愛德蒙・希拉里(Edmund Hillary)與丹曾・諾蓋(Tenzing Norgay)於一九五二年首次登上埃佛勒斯峰山頂,萊茵霍爾德・梅斯納爾(Reinhold Messner)則於一九八○年成為第一個獨自登上山頂的人(而且還沒攜帶氧氣瓶),艾莉森・哈格麗芙斯(Alison Hargreavers)則於一九九五年成為首次獨自登上山頂的女性。後面兩位登山家皆會定期與他人一同登山,就是因為想要嚐鮮的念頭,才會讓他們挑戰獨自登山。
這種模式在其他型態的極限冒險中也相當常見:要獨自進行這種活動困難多了,所以許多人會將之看成一種挑戰、一種英雄式的行為。除此之外,這些活動對於特定人群來說幾乎有種反璞歸真的感受,這些人會批評想要安靜獨處的人,但卻認為獨自冒險浪漫又驚奇。
這種行為乍看可能會有點矛盾,但是如果你想挑戰獨處,把獨處當成一趟「冒險」,可能會比安全待在家來得容易許多。如我先前所說,獨處的其中一項難處就是要面對社交圈其他人的反感和公開批評。別說「今年放假我要自己一個人獨處」,改說「我想要冒險;我要獨自挑戰走完蘇格蘭高地登山道 / 騎單車去伊斯坦堡 / 在無人島上露營」,便會有許多人產生興趣、甚至表達支持。大家可能會有點好奇、甚至覺得有趣;有些人會問「為什麼?」,認為你瘋狂錯亂的機率會低上許多。
不過我得在此先警告各位:麥哲倫、德瑞克、史洛坎與諾斯強森都是相當老練的航海家。希拉里、丹曾・諾蓋、梅斯那爾和哈格麗芙斯都是技巧純熟的登山家。在毫無經驗與知識的情況下進行極限冒險是相當危險的事,唐納德・克勞霍斯特(Donlad Crowhurst)在參加第一場黃金全球航海競賽時便發瘋死亡;他幾乎沒有單人航行的經驗,就開著沒什麼出海經歷的遊艇前往大西洋;《阿拉斯加之死》一書的主角克里斯・麥坎迪尼斯(Christ McCandless)因為無知與裝備不足而死。大膽冒險的另一面就是幼稚的愚蠢行為。「冒險」一詞代表的是,你從未嘗試過的挑戰行徑,但你也有合理的原因能相信自己能達成,前提是你必須夠勇敢、決心夠堅強、運氣也要夠好。
幾世紀以來,各色各樣的人都提到過,獨自進行某些勇敢行為後,強化了內心的自我感受。亨利・梭羅(Henry Thoreau)曾經在《湖濱散記》(Walden)一書中寫過這種力量感,他解釋自己為何要在一八四五─一八四七年間,獨居在康乃狄克州森林裡長達兩年:
我會住在森林裡,是因為我想要活的自由自在,面對人生不可避免的事實,看看自己能否從中學到奧秘,我可不希望臨死時發現自己白活了一遭。我不希望自己的生活不像生活,畏畏縮縮;我也不希望自己半途而廢,除非必要使然。我想要深刻地活著、享受生命的精髓。我要全心全意地享受生命,斬除非生命的一切,將生命逼到死角、讓它現出原型,如果後果並不好受,那我就要體會生命的惡毒,並且將這般惡毒公諸於世;如果生命賜與我美好,我變要親身體驗,在我下一趟旅程當中親口訴說。
我不想寫下一首灰心之曲,我要像頭晨光當中的公雞一樣,昂首啼叫,就算只能叫醒我的鄰居也無妨。
美國將軍兼探險家理查・柏德(Richard Byrd)也曾於自己的著作《獨自一人》(Alone)中給出了類似的解釋,他寫下了自己在南極七個月的獨自冒險:
我的目的就只有體驗;我想要完全理解那種感受……品嚐看看……體會孤獨的滋味究竟有多美妙……我想要的不只是隱私……我可以完全照我所選擇的方式生活,能使我順從的只有強風寒夜、而非任何外物,我只遵從我自己的法則。
如果這種練習獨處的方法吸引你,那我強烈建議你獨自旅行。原因很簡單,因為旅行這回事你一定會。你只需要加上「一個人」這條件,將旅行變成一場一個人的冒險就行了。根據傳說,一九二四年三度挑戰埃佛勒斯峰登頂時失蹤的登山家喬治・馬洛里(George Mallory),只要被問起為什麼要登埃佛勒斯峰,就會回答「因為山就在那裡啊」。梭羅和柏德等人的回答彷彿像在說「因為我就是我呀」。他們進行這些活動的同時不僅在探索外在世界,同時也在深入自己的內心世界。柏德補充說道「走在第五大道上也可以跟在沙漠裡遊蕩一樣孤獨,但我認為若熟悉的習慣在垂手可得之處,就不可能完全自由。」
雖然我的獨自冒險較為樸實,但我發現這些冒險經歷給了我意料之外的豐富寫作材料、加強了我身為自由自治個體的感受,也提供了一種在家辦不到的高品質挑戰與自省機會。
當然,你也可以像我剛剛提到的單人冒險家一樣循序漸進。從說著相同語言的地方開始總是比較不會可怕(不過冒險程度也比較低);不搭飛機前往奧克尼群島旅遊這點子如何呢?這座蘇格蘭高地北方的樸實土地不僅美得驚人,鮮少有人前去拜訪,人口數也相當低;光是地景本身就可以給人一種孤獨的感受。或者騎著單車造訪每間中世紀大教堂,讓你的冒險多番「朝聖」的趣味?甚或是在自家花園自己一個人露營也好?
不然的話,你也可以去些已經知道怎麼去的地方、做些你喜歡做的活動:像是去大堡礁深潛、去走訪紐約畫廊、去巴黎購物、去維也納歌劇院。去個你誰也不認識、連語言也不會說的國家,這種旅程本身就會有特定的需求;當然了,如果你聽不懂身邊的人在說些什麼話,「孤獨」的感受就會進一步加深——這麼一來不小心偷聽到別人對話的風險就小了,你就不會不小心跟人聊起兩句、打斷他人的獨處時光。另一方面,發掘自己在這種場合下怡然自得的能力,甚至能讓人感到更有自信。
獨自旅行的目的就是要期待一種全新的樂趣、挑戰自己的極限。可以獲得的報酬便為兩種層面的自由感受:你不僅能瞭解自己、在舒適圈外讓自己開心,甚至還能獲得一種更深層的成就感。你做了一件大多數人都不敢做的事。獨自旅遊能給你這兩種自由感,還能讓不敢這麼做的人產生仰慕之情、甚或是嫉妒。現代社會似乎有種永無止盡的慾望,想瞭解獨自旅行這回事。大量的演講、電影、自傳、小說和照片會以有此經驗的人為主題,或者作者就曾經有過這類經驗。這些作品在在證實,如果人能夠完成自認為勇敢(若克服了嚇人的片刻更好)、他人認為很了不起的事,那麼便能在創意與心理層面大放異彩。「挑戰自己的極限」,其實同時也是在擴張自己的極限。挑戰過這些「新手級」獨處經驗後,整個世界都在等著你。說不定你會跟梭羅有相同的心得,你「永遠找不到一個比孤獨更讓人怡然自若的伴侶」。
這個社會深深相信旅行能「拓展視野」。如果獨自進行的體驗真能給你比多人進行更強烈的感受,這麼說起來,獨自旅行就會比團體旅行、甚至是兩人自助旅行更能拓展視野。
我們大半人都懷抱著夢想,想完成找不到人跟你一起做的事。答案很簡單:那就自己去挑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