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在乎?——斷除世間八法的修心奧祕

Nonfiction, Religion & Spirituality, Eastern Religions, Buddhism
Cover of the book 為什麼要在乎?——斷除世間八法的修心奧祕 by 喇嘛梭巴仁波切(Lama Zopa Rinpoche), 城邦出版集團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Author: 喇嘛梭巴仁波切(Lama Zopa Rinpoche) ISBN: 3119864770038
Publisher: 城邦出版集團 Publication: April 30, 2016
Imprint: 商周出版 Language: Chinese
Author: 喇嘛梭巴仁波切(Lama Zopa Rinpoche)
ISBN: 3119864770038
Publisher: 城邦出版集團
Publication: April 30, 2016
Imprint: 商周出版
Language: Chinese

時時檢查我們是否落入其中任何一個這類的陷阱,是否能夠真正不在乎它?這樣的檢查是我們修習的核心基礎,我們要在乎的是斷除種種不清淨念頭。而出離世間八法並不是讓它們不再出現,而是我們對它們不再出現欲望,重點在內心的改變。

如果為了達到證悟而修持靈性道路,我們必須有一條完整的道路。一條完整的道路需要具備見、修、行,其中見地決定了修與行。透過梭巴仁波切的講授,我們 可以快速掌握佛法的見地,把修行運用到日常生活中。本書每章最後,還附有實修的方法,讓讀者除了了解佛法義理,並可實行禪修,真正獲得利益。

[法語摘句]

不隨欲心轉就是學佛,隨欲心轉即非學佛,就是這麼簡單。
就像雙手能揉麵團,無庸置疑,我們一定也能把心塑造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對心能指揮自如
富有不是問題,對財富的欲望才是問題。
少一點貪著,就會少一些對於未來可能出差錯的焦慮感。
話語本身是空空的聲音,字句之所以具有意義是源自內心。
不管經驗到快樂或痛苦,全都是由動機決定,沒有其他。

如果我們臉上有污垢,就不能期待從鏡子裡看見乾淨的臉龐。相同地,當心處於由煩惱所產生的欲愛時,便無法帶來快樂跟平靜。
出離世間八法並不是指讓八種對境不再出現,而是我們對它們不再出現欲望。

滿足感不是物質帶來的,而是心的狀態、心的體會。
很多事情看似無害,但由於做這些事情是在浪費生命,對我們造成很大的害處。
不需要像禪修空性那樣深奧的禪修,這只是保持覺知力而已,只是要看住你的內心。
出離今生不是依於物質,而是內心的改變。

我們開始任何佛法修持之前,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培養清淨動機,瞭解這要點相當重要,它會開啟我們的智慧眼,它是我們在跟隨佛道時需要做的第一件事。

當我們的四大維持平衡狀態時,就不會生病受苦,能好好享受健康。一開始我們要培養健康的心,然後身體也會隨著變得健康。

處在「僻靜處」不一定是指身體上的離群索居。
抓癢時可能會感到一些欲樂,卻遠遠比不上一開始就不癢,那種欲樂只是暫時抒解痛苦。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時時檢查我們是否落入其中任何一個這類的陷阱,是否能夠真正不在乎它?這樣的檢查是我們修習的核心基礎,我們要在乎的是斷除種種不清淨念頭。而出離世間八法並不是讓它們不再出現,而是我們對它們不再出現欲望,重點在內心的改變。

如果為了達到證悟而修持靈性道路,我們必須有一條完整的道路。一條完整的道路需要具備見、修、行,其中見地決定了修與行。透過梭巴仁波切的講授,我們 可以快速掌握佛法的見地,把修行運用到日常生活中。本書每章最後,還附有實修的方法,讓讀者除了了解佛法義理,並可實行禪修,真正獲得利益。

[法語摘句]

不隨欲心轉就是學佛,隨欲心轉即非學佛,就是這麼簡單。
就像雙手能揉麵團,無庸置疑,我們一定也能把心塑造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對心能指揮自如
富有不是問題,對財富的欲望才是問題。
少一點貪著,就會少一些對於未來可能出差錯的焦慮感。
話語本身是空空的聲音,字句之所以具有意義是源自內心。
不管經驗到快樂或痛苦,全都是由動機決定,沒有其他。

如果我們臉上有污垢,就不能期待從鏡子裡看見乾淨的臉龐。相同地,當心處於由煩惱所產生的欲愛時,便無法帶來快樂跟平靜。
出離世間八法並不是指讓八種對境不再出現,而是我們對它們不再出現欲望。

滿足感不是物質帶來的,而是心的狀態、心的體會。
很多事情看似無害,但由於做這些事情是在浪費生命,對我們造成很大的害處。
不需要像禪修空性那樣深奧的禪修,這只是保持覺知力而已,只是要看住你的內心。
出離今生不是依於物質,而是內心的改變。

我們開始任何佛法修持之前,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培養清淨動機,瞭解這要點相當重要,它會開啟我們的智慧眼,它是我們在跟隨佛道時需要做的第一件事。

當我們的四大維持平衡狀態時,就不會生病受苦,能好好享受健康。一開始我們要培養健康的心,然後身體也會隨著變得健康。

處在「僻靜處」不一定是指身體上的離群索居。
抓癢時可能會感到一些欲樂,卻遠遠比不上一開始就不癢,那種欲樂只是暫時抒解痛苦。

More books from Buddhism

Cover of the book Tout sur le karma by 喇嘛梭巴仁波切(Lama Zopa Rinpoche)
Cover of the book Island of Guanyin by 喇嘛梭巴仁波切(Lama Zopa Rinpoche)
Cover of the book Das Wunder im Jetzt by 喇嘛梭巴仁波切(Lama Zopa Rinpoche)
Cover of the book Zen Is Right Here by 喇嘛梭巴仁波切(Lama Zopa Rinpoche)
Cover of the book Buddha, Volume 2: The Four Encounters by 喇嘛梭巴仁波切(Lama Zopa Rinpoche)
Cover of the book The Dhammapada by 喇嘛梭巴仁波切(Lama Zopa Rinpoche)
Cover of the book Ancient Chiang Mai Volume 1 by 喇嘛梭巴仁波切(Lama Zopa Rinpoche)
Cover of the book Living Dharma by 喇嘛梭巴仁波切(Lama Zopa Rinpoche)
Cover of the book Buddha's Principle of Relativity by 喇嘛梭巴仁波切(Lama Zopa Rinpoche)
Cover of the book Angkor: Eighth Wonder of the World by 喇嘛梭巴仁波切(Lama Zopa Rinpoche)
Cover of the book The Key to the Castle: Zen and Travel Stories of Trust by 喇嘛梭巴仁波切(Lama Zopa Rinpoche)
Cover of the book Zen by 喇嘛梭巴仁波切(Lama Zopa Rinpoche)
Cover of the book How to Change Your Karma: The Relation Between Reincarnation, Life Purpose and Luck in the Path to Spiritual Awakening by 喇嘛梭巴仁波切(Lama Zopa Rinpoche)
Cover of the book The Jewel Tree of Tibet by 喇嘛梭巴仁波切(Lama Zopa Rinpoche)
Cover of the book 捨得歡喜:葛濟捨和孫慈喜的喜捨人生 by 喇嘛梭巴仁波切(Lama Zopa Rinpoche)
We use our own "cookies" and third party cookies to improve services and to see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By using this website, you agree to our Privacy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