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人月刊2月號/2019第171期

修練成功的33個細節

Periodicals, Business & Finance, Marketing & Sales
Cover of the book 經理人月刊2月號/2019第171期 by 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巨思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Author: 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ISBN: 6961813239171
Publisher: 巨思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February 1, 2019
Imprint: 經理人月刊 Language: Chinese
Author: 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ISBN: 6961813239171
Publisher: 巨思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February 1, 2019
Imprint: 經理人月刊
Language: Chinese

Editor's Note 編輯台時間

相關性與因果關係

近幾年來,不管是出於好奇、獵奇,或是想要激勵、學習,在國內外的媒體網站上,經常可以看到「成功人士的習慣」這類文章。數量一多,難免閱讀疲勞:到底為什麼要知道歐巴馬的衣櫃裡只有黑色與灰色西服(理由是可以省去挑衣服的心力與時間,然後去掌管國家大事);而且,即使照做了,就會變成功、當總統嗎? 時間再往前一點,過去談到成功者的習慣時,經常被提及的內容,多半是像富蘭克林的美德修練(包括節制、寡言、秩序、決心、節儉、勤奮、真誠、正義、中庸、整潔、平靜、節欲、謙虛等),或暢銷書《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裡提到的:主動積極、以終為始、要事第一、雙贏思維、知彼解己、統合綜效、不斷更新(後來又追加了第八個習慣:傾聽內在的聲音,找到自己的熱情)。 我猜想這當中的轉變是,人們不但喜歡知道「大人物」如何成就他們的豐功偉業,就連他們在工作上、生活上的細碎小事也不願放過,說不定對於後者的興趣還更大些。 故事往往就出現在這個探索、揭密的過程裡,而且這些方法或習慣的難度愈高、反差愈大,最好還稀奇古怪,效果尤佳:像是比爾‧蓋茲(Bill Gates)不管多忙,每天臨睡前至少會花1小時看書;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或臉書(Facebook)的馬克‧佐克柏(Mark Zuckerberg)天天都穿一樣的衣服;蘋果公司的CEO提姆‧庫克(Tim Cook)每天凌晨3點45分起床工作……。 為了找出最成功、超級成功的人,到底都有哪些日常習慣,發現網路上文章還真不少,稍微彙整了一下,供讀者參考:閱讀、早起、小事也不馬虎、經常尋求他人建議、維持身心健康、保留個人時間、寫日記、生活規律、經常說「不」、不會把難聽話放心上(以上是我覺得比較「合乎常理」的);整理床(書桌、衣櫃)、天天穿一樣的衣服、每天吃一樣的早餐、有兩台手機(或電子設備,目的是為了隨時都可以開機工作)、開口閉口就是工作、常跟自律甚嚴的人混在一起(這部分可能比較「見仁見智」)。 《經濟學人》去年有篇文章叫〈高效人士的惱人習慣〉(The annoying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裡面寫道:「人們很容易把相關(relation)和因果(causation)搞混。庫克如果早上6點45分起床,他工作大概還是一樣有成效。而且在解釋他的成功時,就不會只提到認真工作和不尋常的生理時鐘了,應該還有其他特質。」 我們都知道,即使很多成功人士都早起,也不代表你從今天開始早起,就會成功;我們更知道,如果去調查「失敗人士」,裡面肯定也有不少早起的鳥兒。所以,複製別人的習慣不會讓你做事成效更高、人生更成功,也不要把某些人的「癖好、習性」當成了成功的法則,找你做得到的、覺得有道理的,持之以恆地做到、做好就好。

總編輯 齊立文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Editor's Note 編輯台時間

相關性與因果關係

近幾年來,不管是出於好奇、獵奇,或是想要激勵、學習,在國內外的媒體網站上,經常可以看到「成功人士的習慣」這類文章。數量一多,難免閱讀疲勞:到底為什麼要知道歐巴馬的衣櫃裡只有黑色與灰色西服(理由是可以省去挑衣服的心力與時間,然後去掌管國家大事);而且,即使照做了,就會變成功、當總統嗎? 時間再往前一點,過去談到成功者的習慣時,經常被提及的內容,多半是像富蘭克林的美德修練(包括節制、寡言、秩序、決心、節儉、勤奮、真誠、正義、中庸、整潔、平靜、節欲、謙虛等),或暢銷書《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裡提到的:主動積極、以終為始、要事第一、雙贏思維、知彼解己、統合綜效、不斷更新(後來又追加了第八個習慣:傾聽內在的聲音,找到自己的熱情)。 我猜想這當中的轉變是,人們不但喜歡知道「大人物」如何成就他們的豐功偉業,就連他們在工作上、生活上的細碎小事也不願放過,說不定對於後者的興趣還更大些。 故事往往就出現在這個探索、揭密的過程裡,而且這些方法或習慣的難度愈高、反差愈大,最好還稀奇古怪,效果尤佳:像是比爾‧蓋茲(Bill Gates)不管多忙,每天臨睡前至少會花1小時看書;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或臉書(Facebook)的馬克‧佐克柏(Mark Zuckerberg)天天都穿一樣的衣服;蘋果公司的CEO提姆‧庫克(Tim Cook)每天凌晨3點45分起床工作……。 為了找出最成功、超級成功的人,到底都有哪些日常習慣,發現網路上文章還真不少,稍微彙整了一下,供讀者參考:閱讀、早起、小事也不馬虎、經常尋求他人建議、維持身心健康、保留個人時間、寫日記、生活規律、經常說「不」、不會把難聽話放心上(以上是我覺得比較「合乎常理」的);整理床(書桌、衣櫃)、天天穿一樣的衣服、每天吃一樣的早餐、有兩台手機(或電子設備,目的是為了隨時都可以開機工作)、開口閉口就是工作、常跟自律甚嚴的人混在一起(這部分可能比較「見仁見智」)。 《經濟學人》去年有篇文章叫〈高效人士的惱人習慣〉(The annoying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裡面寫道:「人們很容易把相關(relation)和因果(causation)搞混。庫克如果早上6點45分起床,他工作大概還是一樣有成效。而且在解釋他的成功時,就不會只提到認真工作和不尋常的生理時鐘了,應該還有其他特質。」 我們都知道,即使很多成功人士都早起,也不代表你從今天開始早起,就會成功;我們更知道,如果去調查「失敗人士」,裡面肯定也有不少早起的鳥兒。所以,複製別人的習慣不會讓你做事成效更高、人生更成功,也不要把某些人的「癖好、習性」當成了成功的法則,找你做得到的、覺得有道理的,持之以恆地做到、做好就好。

總編輯 齊立文

More books from Marketing & Sales

Cover of the book The User is Always Right by 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Cover of the book From Unknown to Expert by 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Cover of the book Supportive Selling by 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Cover of the book IdeaSpotting by 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Cover of the book 100 Techniques to Increase More Sales by 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Cover of the book Never Mind the Sizzle...Where's the Sausage? by 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Cover of the book How To Get More Customers by 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Cover of the book Selling 101: Consultative Selling Skills by 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Cover of the book Expert Telemarketing: How to Urgently Get Lots of Sales Appointments by 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Cover of the book Neue Mobilitätskonzepte in Städten und Ballungsräumen by 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Cover of the book Marketing to Introverts: How to Attract and Keep the Reserved 50 Percent as Customers by 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Cover of the book De dirty tricks van het onderhandelen by 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Cover of the book Webinar Marketing For Online Success by 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Cover of the book The Reputation Book by 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Cover of the book Come Vincere i Conflitti: Cambiare per Crescere by 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We use our own "cookies" and third party cookies to improve services and to see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By using this website, you agree to our Privacy Policy